知识库 > 全身 > 水肿 > 内容

水肿内容

肩痛,超声可寻到的蛛丝马迹

病请描述:出现肩痛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肩周炎”,但临床中,所有可导致肩痛的疾病中,肩周炎大约只占10%-15%,其余病因还有肩袖退行性变或撕裂,钙化性肌腱炎,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等。想弄清楚肩痛的原因,通过肌骨超声能追寻病因,肌骨超声通过动态观察,能对肩袖的完整性、连续性进行详细评估,并能观察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是否发生损伤、断裂、炎症等病理变化。 超声能观察到肩部疼痛的常见原因: (1)肩袖损伤: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头上的一组肌腱复合体的总称,像一个袖口一样包住肱骨头。当外伤导致肩袖损伤或发生退行性变时,肌腱会发生水肿和炎性病变,甚至产生撕裂,从而导致肩关节疼痛、肌力减弱以及活动受限。超声能清晰显示肩袖结构,评估损伤程度、发现细小撕裂。 (2)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是肩关节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严重时可造成粘连。患者往往自觉关节僵硬,胳膊向后、向外旋转活动度受限,使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超声可准确评估冻结肩患者喙肱韧带、关节囊增厚及肩袖间隙变化等,明确冻结肩的诊断。 (3)肩峰撞击综合症:肩峰下间隙减小挤压到肩峰下软组织,从而造成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患者上举困难,肩关节疼痛,超声可动态评估肩峰下冈上肌腱的运动。 (4)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肩袖急、慢性损伤,以及运动时滑囊被反复摩擦或撞击可造成滑囊内积液、囊壁增厚。超声可观察滑囊壁厚度、观察积液及滑膜增生等病变。 (5)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体力劳动者或者长期反复使用肩部发力的运动,导致肌腱的过度疲劳废用,反复在肱骨结节间沟摩擦而引起的退行性改变,腱鞘充血、水肿、粘连、纤维化、腱鞘增厚,使腱鞘的滑动功能发生障碍。主要超声表现为腱鞘增厚和(或)长头腱增粗,回声不均,及长头腱周围积液等。 (6)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冈上肌腱退变的基础上发生钙盐沉着而形成,会出现突如其来的剧烈肩膀痛。超声可以敏感的发现钙质沉积物的存在,明确大小和位置。 (7)神经压迫:肩胛上神经、肩胛背神经是支配肩部的重要神经,神经卡压是肩部疼痛和运动障碍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上肢的不断活动,肩胛骨的不断移位,而使切迹处神经反复受到牵拉和摩擦,导致神经损伤、炎性肿胀和卡压,从而引起的一种以颈、肩、背、腋、侧胸壁的酸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超声能观察神经周围软组织情况,并能进行引导下定位治疗。 肌骨超声可对肩部疼痛的原因提供诊断帮助,能够让医生更加准确地了解病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检查前患者无需特殊准备、无辐射、不受体内支架的影响。

刁雪红 2024-07-08阅读量2409

急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化能够做微...

病请描述:急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胆囊结石是其发病的最主要病因,占90%~95%,行胆囊切除手术是其最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当合并肝硬化时,因存在免疫因素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升高的雌激素水平、脾脏功能亢进、胆囊排空功能出现减退等因素,使得这类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显著高于没有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约是后者的两倍。但是急性胆囊炎时,由于胆囊壁以及三角区组织的炎症水肿和粘连,以及肝硬化后所发生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上的变化等原因,两者的叠加致使手术风险明显增加。 术前肝功能评估及准备 肝硬化后会产生诸多病理生理学变化,例如肝储备能力降低、门静脉压力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使得行LC术的风险显著增加,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因此,术前肝功能评价,对手术风险的预判、手术时机的决定、手术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而保证得以安全实施手术。 Child-Pugh分级 Child-Pugh分级是国内外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功能评估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ChildA级的患者行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B级的患者为34.3%,两者有显著差异,而A级肝功能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与肝功能正常者相近(1.35%),他们认为A级患者施行LC术有较小的手术风险,术前无需特殊准备,而B级和C级肝功能的患者应先采取缓解胆囊急性炎症所导致的腹痛、纠正或改善肝功能异常等治疗,再择期行LC术。也有研究显示:A级和B级肝功患者总的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8%、13.9%、0.4%,说明对肝硬化患者而言LC术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但对于C级肝功能的肝硬化而言,因为术后死亡率较高,目前主张除非胆囊疾病危及到患者生命,否则急诊LC术应尽量避免,而选择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则可能是个更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 手术时机 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炎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行LC术,否则胆囊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将造成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术中难以显露三角区重要结构,导致手术困难大大增加,发生“灾难性”并发症的风险也将明显升高。目前,我们一般将72h作为早期急诊手术与否的分水岭,因为72h内术区水肿粘连还未发展到高峰,重要解剖结构的分离、显露相对不是太困难,手术风险相对较小,但如果对超过72h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急诊手术应该慎重。但有学者认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行LC术的时间窗应在发病48h内,假如超过48h,随着病史的延长、胆囊壁厚度的增加(超过5mm)以及合并肝硬化者,手术难度越大,风险也就越高。亦有人认为应尽量争取手术在发病36h内进行,以避免胆囊三角、胆囊壁水肿再加重以及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但国内外也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认为急诊手术应尽量避免,而应在3个月后行择期手术。国外研究认为肝硬化是急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急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不推荐行急诊LC术。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3.1肝功能衰竭 由于肝硬化患者常常术前就存在肝功能异常,加之 药物及CO2气腹压对肝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导致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尤其是对ChildC级的肝硬化患者术后发生率更高。因此,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肝功能代偿情况,及时纠正或改善肝功能异常,术后给予保肝、营养支持、降低门静脉压力等对症支持治疗。 3.2腹水 门静脉压力升高和肝功能损害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术后产生腹水的主要原因,对于术前已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或既往发生过腹水者,腹水的发生率更高。大量腹水会引起腹胀、胃肠道功能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不良后果,影响患者预后。术后出现腹水时,应加强营养支持,补充血浆或白蛋白,限水限钠,合理使用利尿剂,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本文选自:刘帅等,肝功能及胆囊因素评估在胆囊炎伴肝硬化行腔镜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原文链接地址:肝功能及胆囊因素评估在胆囊炎伴肝硬化行腔镜切除术的应用价值(wanfangdata.com.cn)。

赵刚 2024-06-21阅读量1524

108、肝癌临终前的表现?

病请描述:同其它癌症一样,终末期的患者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表现。 大家最为关心的是痛。的确,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但不是每一个癌症晚期患者都会痛的很厉害,整体上可能发生率不到一半儿。对于癌性疼痛,我们从不吝啬任何止痛药,我们的原则是需要就用,从弱的,到强的,有很多,甚至联合使用多种强效镇痛药,包括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等。副作用和成瘾已经不重要,与其痛苦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开。安乐死也是基于此种考虑。 其它常见的表现包括:循环衰竭(血压下降直至测不到)、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可能很难受,但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肝功能衰竭(黄疸、虚弱、腹水)、肾功能衰竭(无尿、水肿、腹水等,可以透析维持)、大出血(会很快休克、走得很快)、消化道梗阻无法进食(没有食欲、一吃就吐,只能靠营养针维持)等。 总而言之,癌症晚期的表现千差万别,可能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医生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各种对症支持治疗,希望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6-21阅读量1352

小儿甲减典型症状及治疗机制-...

病请描述:小儿甲减典型症状及治疗机制 小明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父母发现他与同龄孩子有些不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好动,反而显得特别安静,生长发育也明显迟缓。同时,小明还表现出食欲减退、便秘、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症状。这些症状逐渐加重,父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生长发育问题。随后,父母带小明去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经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和X线片检查,小明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 在临床医学中,甲减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代谢率降低: 甲减患者通常会出现代谢率降低的情况,表现为体重增加、容易感到疲劳和无力。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 2. 皮肤与毛发变化: 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容易脱屑,有时会出现皮肤水肿,尤其是在眼睑、手脚等部位。 毛发会变得稀疏、干燥、易脱落,尤其是眉毛外侧1/3可能会脱落。 3. 心血管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动过缓,即心跳减慢,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等。 有时会出现心包积液,但通常较少见,且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4. 消化系统症状: 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肠道蠕动会减慢,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 5.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6. 内分泌系统症状: 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过多、闭经、不孕等症状;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症状。 甲状腺激素的缺乏会影响性腺轴的激素分泌和调节,导致这些内分泌系统症状的出现。 7. 肌肉与关节症状: 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疼痛、僵硬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等关节炎表现。 而对于小儿甲减的治疗机制,其主要涉及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 一、治疗原理 1. 甲状腺激素替代:由于小儿甲减的主要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此治疗的核心是给予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常用的药物包括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素片等,这些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2. 剂量调整: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来调整剂量。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药物的剂量也需要相应增加,以保证甲状腺激素的充足供应。 二、治疗目标 1. 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参与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等多个生理过程。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改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 2. 提高智力水平:甲状腺激素对大脑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提高其学习、认知等能力。 三、治疗注意事项 1. 早期诊断:小儿甲减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可以及时发现病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 终身服药:由于小儿甲减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因此患儿需要终身服药。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定期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儿的甲状腺功能、生长发育指标等,以确保治疗效果。 最后,小儿甲减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来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从而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早期诊断、终身服药和定期监测等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3249

Mirizzi综合征可以用微...

病请描述:Mirizzi综合征在1948年由阿根廷医生Mirizzi首次提出,原意是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嵌顿结石或合并炎症反应而引起的肝总管狭窄,进而致胆管系梗阻性黄疸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候群。目前MRCP,ERCP是准确率最高的诊断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并在胆囊底部开口,除去结石。如果观察到瘘,则进行部分胆囊切除术。若瘘较大占胆总管直径2/3以上,且胆管炎症较重,则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随着ERCP取石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包括胆道引流和取石也是另外一种选择。许多外科医生声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Mirizzi综合征中是禁忌的,因为Calot三角形中存在炎症组织和粘连。如果尝试解割,可能会导致胆管不必要的伤害。然而,也有外科医生认为不解剖胆囊三角的Mirizzi综合征是安全的,这从侧面证实了腹腔镜手术虽然技术上有挑战性但不是绝对的禁忌。同时很多外科医生已经将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应用于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Mirizzi综合征发生和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胆管受压,胆结石侵蚀胆囊壁、胆管甚至肠管。胆结石嵌塞会使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使胆囊最初膨胀,壁厚而发炎。最终胆囊会收缩萎缩,收缩后有较厚的纤维壁。在某些情况下,胆囊壁会与嵌顿的胆石紧密粘连。胆囊管的反复炎症发作最终会导致胆总管炎症,加上胆囊管结石对胆总管的外压迫,导致典型的梗阻性黄疸,这个晚期过程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 胆囊瘘的发生有两个机制。第一个机制指出,嵌顿性胆囊结石及其继发性炎症过程将导致胆囊管完全闭塞,嵌顿性胆结石将压迫胆囊管壁形成压力性溃疡,最终侵蚀胆囊壁和胆管壁,形成胆囊胆管瘘。第二个机制指出:胆囊漏斗部嵌顿性结石使胆囊管逐渐扩张,导致胆囊管变短、收缩和纤维化。甚至将胆囊与相邻胆管融合。如果炎症过程持续下去形成慢性炎症过程,胆结石就会导致胆囊壁形成压力性溃疡和坏死,侵蚀胆管并产生胆囊胆痿。在某些隋况下,胆结石也会以同样的机制形成胆囊肠瘘。 在Mirizzi综合征具有一些畸形解剖的特征,首先,萎缩的胆囊有厚壁或薄壁,在胆囊管或胆囊壶腹有嵌塞性胆结石,偶尔结石牢固的附着于胆囊壁。其次,胆囊管闭塞也比较常见。第三,胆囊管过长且汇入胆总管位置过低为Mirizzi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第四,另一种被认为易患Mirizzi综合征的解剖变异与正常的短胆囊管有关。第五,胆总管梗阻通常为胆囊结石或炎症组织直接压迫胆总管或炎症波及胆总管使胆管壁水肿增厚所致。第六,远端胆管口径正常未被炎症波及,近端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第七,胆囊和胆管之间直接相通。最后,胆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或其他腹腔脏器之间的异常相通。 临床症状: Mirizzi综合征经常以急腹症的形式出现,有些也以慢性症状出现。然后慢行症状才是更常见的表现形式。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梗阻性黄疸(60%-100%),并伴有右上腹疼痛(50%-100%),发热。然而这些症状也经常出现在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等疾病中,故无法通过上述症状准确鉴别Mirizzi综合征。 鉴别诊断:   Mirizzi综合征除了与单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慢行萎缩性胆囊炎等良性疾病鉴别外,还要与胆囊癌鉴别,据报道,在术前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中,有6%到28%的人实际上患有胆囊癌。胆囊癌一直与不同程度的Mirizzi综合征相关,发病率在5.3%到28%之间。胆囊癌主要见于Mirizzi综合征II或更高的患者。此外,据报道,Mirizzi综合征和胆肠瘘(MirizziVa型)患者与胆囊癌相关。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在其病因上有相同的危险因素:长期的胆石症合并瘀滞。除了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比仅有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大10岁以外,没有任何临床特征可以区分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肿瘤标志物CAl9-9的测定有助于区分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尽管CAl99在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良性疾病(包括Mirizzi综合征)中呈中度增高,但在胆囊癌患者中更高。所以在一些Mirizzi综合征患者中如果发现CAl99显著增高,并且疑似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必须接受广泛的术前CT和磁共振胆管造影检查以排除胆囊癌。40%-60%的胆囊癌患者的CT表现为胆囊充盈,局部肝脏受累,以及肝脏前表面局灶性突出。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对所有Mirizzi综合征患者进行冰冻切片活检,以明确排除胆囊癌。如果诊断为可切除的胆囊癌,则必须行根治性胆囊切除加肝楔形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胆囊癌的诊断必须在术前或术中排除,而且必须进行适当的手术,因为二期手术比一期根治性手术的预后更差。 本文选自:宋东阳等,腹腔镜技术在Mirizzi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 原文链接地址:腹腔镜技术在Mirizzi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wanfangdata.com.cn)

赵刚 2024-05-27阅读量1676

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与处理

病请描述: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是胆系疾病少见并发症之一,是胆道内瘘中最多见的一种,相关文献报道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占胆道内瘘70%-95%,可发生在胆囊管及胆囊颈部、体部、底部与十二指肠之间,主要发生在胆囊底部与十二指肠第一段之间。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胆囊十二指肠瘘最常见病因为长期反复发作的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研究表明,有90%的胆道内瘘来自于胆石症,且多发于慢性胆囊炎的病情进展中。另外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或溃疡亦可成为胆囊十二指肠瘘形成的因素。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形成机制为胆囊急慢性炎症发作时,反复的炎症导致胆囊与十二指肠紧密粘连,胆囊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胆囊内胆汁排出受阻,从而导致胆囊充盈,胆囊壁淤血水肿,又由于胆囊内结石直接压迫摩擦胆囊壁,导致胆囊壁坏疽穿孔,胆囊急慢性炎症发作时,反复的炎症导致胆囊与十二指肠紧密粘连,穿孔可累及十二指肠壁,导致十二指肠穿孔,与胆囊穿孔之间形成通道,因炎症存在,两穿孔间通道纤维渗出缠绕通道,最终形成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形成。胆囊十二指肠瘘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为胆系疾病少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胆系疾病的0.5%-1.9%,多见于老年女性,好发年龄为40-70岁。 临床表现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通常缺乏特殊性症状和体征,多为胆石症、胆囊炎等胆系疾病症状所覆盖,多有胆道疾病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类似的症状。多数患者常表现为夜间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或黄疸,亦有患者表现出腹痛、黄疸、发热三联症状。 诊断 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既往病史可了解到该类患者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有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胆囊炎或者胆道感染病史,病程较长。对于其诊断,临床上并无明确标准。当检查提示胆囊萎缩、胆囊积气甚至发现胆囊与十二指肠之间不清晰结构时,应考虑胆囊十二指肠瘘存在的可能。 ⑴腹部彩超:能发现胆囊不同程度萎缩,或提示胆囊、胆管积气。并且B超检查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无创、费用较低等优点,可作为首选。 ⑵腹部CT:①清晰地显示胆囊阳性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壁与十二指肠分辨不清;②可发现胆囊和(或)胆管内积气;③可清晰显示肠道内高密度结石影;④高分辨率扫描有可能直接显示其瘘口的存在。CT为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可靠的方法,常可作为术前评估。⑶口服胃肠道造影剂超声造影:口服胃肠道造影剂后动态观察,可见患者十二指肠内造影剂经瘘口进入胆囊。其检测可观察到动态变化,敏感性较高。 ⑷ERCP或胃镜检查:内镜下可观察到十二指肠壁上非十二指肠乳头处另有开口。只是该两种检查不能显示胆囊周围结构,操作较复杂且为有创检查,可作为辅助方法。 ⑸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若患者原有疾病需行经皮肝穿刺胆管以引流胆汁或胆囊减压,可行经穿刺管造影检查,提示胆囊与十二指肠间显影通道。因PTC为有创操作,且并发症较多,不宜为了行造影检查而专门去做经皮肝穿刺。 治疗 胆囊十二指肠瘘为胆系疾病较严重并发症,很少有自愈情况,并且时间拖延越长,后期并发症就会越多,胆道感染甚至癌变可能性增高,故术前确诊胆囊十二指肠瘘存在时,不管是否有明显临床表现,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以手术治疗作为首选。不同患者,其内瘘发生的位置及瘘周围情况不同,则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不同,因此对于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降低术后胆漏、肠漏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本文选自:胡绍霖等,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诊治分析。 原文链接地址;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诊治分析(wanfangdata.com.cn).

赵刚 2024-05-11阅读量1914

生长激素缺乏:理解、治疗与社...

病请描述:尊敬的患者朋友们,   我是一名专注于内分泌科的医生,今天,我将带你们深入探讨一个常被忽视,但对生活影响深远的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希望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以及如何应对它带来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从生长激素的重要性开始。生长激素,就像身体的建设者,负责指导儿童的骨骼生长,组织发育,以及调节我们的新陈代谢。然而,当这种关键激素的分泌不足时,我们就会面临生长激素缺乏症。这不仅会导致身体的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社交障碍等。   生长激素缺乏的病因多样,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可能是颅内肿瘤、感染、放射线暴露或手术损伤等所致。诊断时,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生长速度、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对比,以及通过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来确认。头颅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有助于识别垂体的异常。   一旦确诊,生长激素替代疗法通常是首选治疗方式。这是一种通过定期注射生长激素来补充体内不足的激素的疗法。虽然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长速度和改善身高,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持,并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如关节疼痛、水肿等。因此,治疗过程中医生的监控和患者的配合至关重要。   生长激素缺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影响不容忽视。矮小的身材可能会引发自卑、抑郁和社交障碍,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个敏感的时期。因此,心理干预同样重要,包括心理咨询、家庭支持和同伴互助,以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应对心理压力。   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希望。科研人员在诊断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新的治疗手段,如基因治疗和生长激素类似物,正在尝试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长期影响,例如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   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生长激素缺乏症可能并不直接表现,但通过描绘角色的特殊经历,我们能感受到这种疾病可能带来的生活困境和心理压力。就像电影《小鬼当家》中的角色,虽然不是直接描述生长激素缺乏,但其矮小身材所引发的心理变化,无疑让我们对这一病症有了更深的理解。   了解生长激素缺乏症,不仅是了解一个医学概念,更是对个体差异和人性关怀的体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每一个挑战都可能成为成长的契机。记住,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的身高,而是你的坚韧、勇气和独特性。让我们一起携手,对抗疾病,拥抱生活。

生长发育 2024-05-09阅读量1876

关于注射生长激素前后的检查-...

病请描述:关于注射生长激素前后的检查 小明是一个7岁的男孩,由于生长激素缺乏,他的身高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在多次咨询医生并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医生决定为他进行生长激素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明的身高开始逐渐增加,他的父母也明显感觉到他的生长速度加快了。最终,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小明的身高已经接近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在注射生长激素前进行检查,主要是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生长激素治疗。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生长潜力、潜在风险以及是否存在与生长激素治疗相关的特定问题。 具体来说,注射生长激素前的检查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长发育评估:通过身高、体重、骨龄等指标的测量,评估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矮小等问题。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测,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此外,还可能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以评估患者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和反应能力。 3.    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片、B超等方式观察骨骼的生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骼异常或生长板闭合等问题。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生长潜力,并确定治疗方案。 4.    基因检测:对于存在家族性矮小症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具体的病因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5.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必要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测定、垂体磁共振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垂体功能是否正常。 而在注射生长激素后的检查同样是为了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以下是进行这些检查的主要原因: 1.    监测生长反应: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因此,定期检查患者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可以了解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2.    评估激素水平:生长激素治疗可能影响患者的激素水平,因此,定期检查激素水平可以了解患者的内分泌状态,确保治疗的正常进行。 3.    监测骨龄变化:骨龄是评估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拍摄骨龄片,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发育情况,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4.    评估器官功能:生长激素治疗可能对患者的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影响,因此,定期检查这些器官的功能可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5.    监测不良反应:生长激素治疗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水肿、关节疼痛等。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由于生长激素是处方用药,在使用前必须做严格的检查,排除不适合使用的因素后才能用药。因此,注射生长激素后的检查也是对患者安全用药的一种保障。

生长发育 2024-05-06阅读量2045

阴茎弯曲是怎么回事?&mda...

病请描述: 01 阴茎的生理解剖 阴茎内部由3根平行的长柱形海绵体组成,背侧并排的两根为阴茎海绵体,另一根在腹侧 ,为尿道海绵体。平时阴茎呈萎软状态,性兴奋时,海绵体组织内的血管窦肌放松,血液大量流入海绵窦内,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包在阴茎海绵体外的一层富有弹性的白膜充分扩张,之后会呈坚硬的柱状体的状态,支撑着阴茎向上竖起。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两侧阴茎海绵体之间的弹力纤维,它们被牵拉到极点时,阴茎就呈完全挺立状态。由于尿道海绵体末相应充血扩张,故阴茎勃起,一般都向下方微微弯曲,略微有点弯曲或扭转亦属正常范围,不必过于忧虑。当然也有极少数是属于病态性弯曲。 02 阴茎弯曲病因 男性尿道畸形:这是一种常见的阴茎弯曲的原因,比较常见的就是尿道上裂或下裂等先天性畸形。 包皮系带过短,牵拉龟头引起阴茎下弯。 阴茎海绵体发育异常:男性的阴茎海绵体发育异常,导致左右两侧的海绵体充血不均匀,会导致男性的阴茎弯曲。 生殖器疾病影响:很多生殖器疾病也会导致阴茎弯曲,如纤维性海绵体炎、阴茎硬结症、阴茎损伤等都可能会导致阴茎弯曲。 阴茎外伤,性生活时用力过度,性交姿势不正确,造成阴茎损伤,白膜破裂。日后形成疯痕,造成阴茎弯曲不良生活习惯,如手Y时用力不均,穿紧身内裤使阴茎长期向一侧偏斜等。 03 阴茎弯曲的诊断阴茎弯曲是指在勃起状态下阴茎向上、下或侧方等任何单一方向,或合并2个方向弯曲时称为阴茎弯曲。如果在阴茎勃起的时候,方向有所偏差,那么可能就是属于阴茎弯曲。具体的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得出结论。 04 阴茎弯曲需要处理的时机 阴茎海绵体发育异常。阴茎左右两条海绵体不对称,勃起 时阴茎就会向一侧弯曲。如弯曲不很严重,勃起时也无疼痛和不适感,不影响性生活不必作特殊处理。 尿道上裂或下裂等先天性畸形。这类患者的尿道开口不在 阴茎头的正中,而是在阴茎冠状沟、阴茎干,甚至靠近阴囊处。缺损的尿道被纤维带的组织所代替,阴茎勃起时,受纤维带的牵拉,即出现弯曲,需手术矫治。 伴有阴茎损伤或纤维性海绵体炎、阴茎硬结症等疾病,也可造成阴茎弯曲。病态弯曲的角度,一般都比较大,呈向上或向 下或向左右两侧弯曲。一般认为,阴茎勃起后向上弯曲角度小于 40°,向下或向左右两侧弯曲的角度小于30°,而性生活又满意者不必治疗。如弯曲角度大者,则应到泌尿科或男性科诊治。 05 阴茎弯曲的治疗 阴茎弯曲一般是不能自愈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性生活。 手术纠正:A:阴茎海绵体白膜折叠术:该手术通过将多余的海绵体白膜折叠在阴茎海绵体外面,以纠正阴茎弯曲。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轻中度阴茎弯曲,创伤较小,恢复时间较快。B:开放性手术:这是较早采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在阴茎背侧做纵向切口,将阴茎白膜进行充分游离,将病变的组织切除,最后缝合伤口。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严重的阴茎弯曲,但是创口较大,恢复时间较长。C:补片移植术:补片移植术通过将自体或异体的组织移植到阴茎白膜外面,增加白膜的厚度,以纠正阴茎弯曲。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严重的阴茎弯曲,但是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手术风险。D:阴茎假体置入术:如果阴茎弯曲严重或者伴有勃起功能障碍,可能需要植入阴茎假体来纠正弯曲并恢复勃起功能。 06 手术并发症 阴茎缩短:阴茎不同程度的缩短是阴茎弯曲畸形矫直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多见于阴茎白膜切除术。单纯缝扎矫直阴茎弯曲,阴茎会一般会缩短1cm,不会影响阴茎外观及正常的性生活。手术中应根据实际需要,不宜切除过多的白膜,导致阴茎明显的缩短,甚至出现矫枉过正,降低治疗满意度。 阴茎弯曲矫正不满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尿道松懈长度不够,尿道周围纤维条导致弯曲的因素未完全去除。2)BuCk's筋膜张力不均,阴茎自然弯曲形态未予以矫正。3)尿道周围粘连虽已完全松解,但腹侧皮肤缺乏,张力大而未做皮瓣整形。4)腹侧皮瓣感染、瘢痕挛缩再导致阴茎弯曲。此类畸形大多需要松解至尿道球部,才能使阴茎伸直而尿道无张力。如果已充分松解而无张力,阴茎仍呈弯曲状可加做NEsBit手术。但须防止将白膜缝扎过多而矫枉过正,出现对侧偏曲。 性功能障碍:手术当中操作不当,损伤到阴茎的神经或者是血管,这时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或者是早泄的情况。这是因为如果损伤阴茎海绵体细胞,这时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而如果损伤阴茎的神经,则可能会导致龟头过于敏感,从而引起患者出现早泄的情况。 07 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手术以后切口愈合的时间在5-7天,在5-7天后拆除纱布敷料,切口无明显水肿、血肿,也没有出现感染,排尿正常时,一般可以正常出院,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 术后三个月内,尽量避免走路、骑车、性刺激和幻想等,避免由于阴茎反复勃起影响伤口的愈合。 保持会阴部清洁,术后部分患者包皮局部可有不适感,应禁止抓搔,大小便后均应擦洗干净,防止局部污染。 不要憋尿,避免由于阴茎反复勃起影响伤口的愈合。 阴茎弯曲矫正是一种有风险的手术,可能会引起某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勃起功能障碍等,因此建议选择合适的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 END专 家 介 绍

侯剑刚 2024-04-16阅读量5416

儿童生长激素抵抗-龚海红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激素抵抗 在儿科医学领域,儿童生长激素抵抗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心痛的议题。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身高发育迟缓、生长速度异常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和无助。本文将从医生的角度,为您揭开儿童生长激素抵抗背后的故事,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儿童生长激素抵抗? 儿童生长激素抵抗,顾名思义,是指儿童体内存在对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的情况。生长激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它负责调控人体的生长发育,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各个系统的生长。当儿童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正常,但身体对其反应不佳时,就会出现生长激素抵抗的现象。 二、生长激素抵抗的原因有哪些? 生长激素抵抗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性的环境因素。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生长激素受体功能异常,使得身体无法正常响应生长激素。 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激素抵抗。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和响应,使得儿童身高发育受到影响。 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干扰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包括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响应。 三、如何诊断儿童生长激素抵抗? 诊断儿童生长激素抵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医生会结合儿童的身高、体重、生长速度、骨龄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医学检查,如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受体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生长激素抵抗及其原因。 四、如何应对儿童生长激素抵抗? 面对儿童生长激素抵抗,家长和医生需要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首先,家长应该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对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生长激素抵抗,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治疗;对于慢性疾病引起的生长激素抵抗,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营养不良和心理压力引起的生长激素抵抗,需要改善营养状况和心理环境。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采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这是一种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弥补体内生长激素不足或抵抗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生长激素抵抗的儿童,且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孩子的生长情况和激素水平。 生活方式调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调整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心理支持:面对生长激素抵抗的孩子,家长需要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五、生长激素抵抗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治疗儿童生长激素抵抗的过程中,家长和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检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身高、体重、生长速度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激素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安全用药:在使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注副作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骨骼疼痛、水肿等。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遵循医嘱:家长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不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案。 长期监测:生长激素抵抗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保持耐心和信心,定期与医生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儿童生长激素抵抗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关注的医学问题。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家长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面对孩子的生长问题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法。

生长发育 2024-03-27阅读量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