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一、月经量少案 病案1:许某,女,39岁,2022.11.17就诊 主诉:产后月经量少2年 病史:产后月经量少,持续1-2天即结束。同时伴有头发发白,周期规律,大便不畅,反复口腔溃疡,容易烦躁,口干口苦,进食凉物后胃部不适,既往有胰腺炎病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弦。 辨证:肝胃不和证 处方:半夏12 黄芩9 黄连6 北沙参18 干姜9 甘草9 黄柏15 砂仁9 生甘草12 石斛15茵陈15 大黄6 冬瓜皮30 荷叶60 木香9 蒲黄15 14剂 2023.2.6复诊:主诉上次服药后月经量增加很多,口腔溃疡至今未发,面色改善许多,眼睛干涩,口淡无味,要求继续调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2022.11.17中药方加桑叶15 木香6 14剂 二、新冠后食欲减退案 病案2:刘某,女,68岁,2023.1.29初诊 主诉:纳差3月余 病史:3月前开始出现食欲不振,上月新冠感染后加重,周身乏力,双下肢沉重乏力,需要轮椅支撑,进食后胃胀,口干口苦,不能吃凉物,大便量少,舌质淡暗,苔白腻,有裂纹,脉沉细软。 辨证:肝胃不和证 处方:半夏9 黄芩9 黄连6 北沙参18 干姜9 甘草9 柴胡9 枳壳9 白芍15 神曲9 仙鹤草30 香附12 川芎6 陈皮18 白术15 茯苓15 木香6 酸枣仁9 合欢皮15 7贴 2023.2.4 家属代复诊:服用上方1剂,胃口大开,情绪变稳定,要求继续巩固治疗。原方14贴继续巩固。
刘宝君 2023-03-07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 刘某某,女,43岁,失眠多梦,伴心烦、头晕四年余。患者失眠多年,平时服药西药及中成药,睡眠质量未有改善,近半年来工作繁忙,经常加班熬夜加班或陪客户吃饭喝酒,生活规律失衡,心烦易怒,失眠严重,或有切夜不能入睡,或有两三点方入睡,且有多梦易醒,服用艾司唑仑、鲁米那等西药,但次日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西医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来诊时,自述整夜不能入睡,心烦易怒,头晕头胀,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辩证分析:本证属肝火扰心。 治法方药: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12黄芩15栀子15泽泻9车前子15地黄30当归10香附12郁金12夏枯草30芦荟3龙骨30牡蛎30珍珠母30茯神30蒺藜30知母15麦冬15克。上方7副,水煎服。服法:上午11点服一次药,下午5点服第二次药,晚上9点服第三次药。二诊,自述能睡4个小时,入睡还是较慢,头晕头胀好转,大便通畅,原方去芦荟,加白芍,枣仁。三诊,患者睡眠已不用西药,能自然入睡,但常时有惊醒、多梦、乏力、头晕、腰疼,上方加去龙胆,加交泰丸,合欢皮以交通心肾。四诊,患者多梦易醒,睡眠时有梦,偶遇心事,睡眠不足,四肢倦怠,神疲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此为邪去正虚,心脾不足,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以归脾汤合四逆散加味,以滋养阴血,调理气机,巩固疗效。 案例分析:不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本证来诊时为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而至失眠。火为阳邪,火势盛故入睡困难。虽至子、亥时可以入寐,但心肝之火旺盛,时时扰动心神,故噩梦纷纭,易醒。肝火旺盛,热盛伤阴,故急躁易怒、口渴便干,小便,舌红苔黄,脉弦数。方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消火(阳气太盛为火),泽泻,车前子,薏苡仁清利肝经湿热,都是清热安神;当归,生地,麦冬,知母养阴和血,属养血安神;柴胡,郁金,合欢皮,香附疏肝理气以通畅三焦,为疏通安神;龙骨,牡蛎,珍珠母为平肝熄风,为重镇安神。佐以蒺藜平肝熄风通络止头胀头晕,芦荟泻肝火通便。诸药合用清肝火,养阴血,平肝阳,去湿热,则火去热清,气机通畅,营卫调和。二三诊余邪未尽证,原方加减续服。四诊火势已平,邪去正虚,营卫调和,寐安神清,诸证好转,巩固治疗。 因自然之阳气是子时一阳生,之后阳气渐渐旺盛,至午时阳气盛及,一阴使生,子时阴气至及。所以在服药时要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要求患者早上不要服药,而是服清茶或咖啡以清心提神,顺应自然阳气生发。而把第一次服药放在午前饭前,意在此时开始利用自然阳气降衰之时,清泻邪热,以顺应午后自然阳气下降之势。第二次服药,放在下午5点左右,自然阳气渐渐减弱,人体热却还不能减弱,故进一步清热去火,第三次服于晚睡前10点左右,进一步加强清热养阴以顺应阳气入内造成内热旺盛,卫气不能入内而寐,此时也可配合西药短效安眠药速可眠,以加强入眠效果。 本例病人实中夹虚,用药根据阴阳盛衰变化辩证用药,总之运用中医顺时阴阳调节方法,在治疗失眠症时综合性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药西药。
王贻江 2023-03-01阅读量944
病请描述:大家好,春节过后难免大鱼大肉,很多朋友都会过来调理身体,但是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我们可以通过茶饮来自己调理,可通过患者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的代茶饮,以达到最佳的调护效果。节日期间饮食较多,运动减少,常见体质为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瘀血质,今天顾医师先和大家说痰湿质和湿热质。 痰湿质常表现为形体肥胖,肚子上多肉,时有头晕乏力,白天没精神,此类体质病人可选用燥湿化痰类药物组成代茶饮。如:茯苓、陈皮、白术、薏苡仁、山楂、丹参、荷叶等。 湿热质常表现为心烦头晕,口干口苦,大便黏滞不畅,嘴巴有味道,此类体质病人可选用清热利湿药物组成代茶饮。如:淡竹、决明子、石斛、茯苓、薏苡仁、菊花等。 下期继续气郁质和淤血质。 顾超医师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龙华医院总院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龙华医院总院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龙华医院浦东分院特需门诊
顾超 2023-02-16阅读量810
病请描述:病例1,2岁男娃,家长诉患儿睡不实,易醒数天。纳差,口气大,排便溏臭,易流口水。舌象上示舌尖红,舌苔偏厚而稍黄。予枳壳2克,川朴1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5克,炒鸡内金2克,淮山5克,陈皮2克,沙参3克,槟榔2克,太子参5克。3剂后,夜间醒的次数明显减少,排便不臭,口气减少,流口水的现象也明显改善。嘱家属阶段性巩固,注意观察患儿流口水的表现,饮食规律,少吃零食。 病例2,30岁女性,反复晚上3点到6点失眠,偏头痛,心烦,神疲,口干,便秘。舌象上舌质淡红,苔薄偏黄,舌两边少苔。予柴胡12,黄芩9,党参6,半夏9,炙甘草9,生姜3片,大枣4枚。仅一剂,睡眠改善,心烦改善,头痛改善。 病例3,27岁男性,入睡困难,梦多,口干,排便一天2-3次,黏腻,腹胀,人倦身怠,活动后加重,尿黄,盗汗,午后潮热。反复口腔溃疡。舌象上:舌质淡,舌体胖嫩,舌苔白兼黄,水湿多。予淮山药30g,麦冬15g,沙参15g,泽泻15g,丹皮10g,茯苓20g,知母10g,黄柏9g,炙鳖甲10g,炒麦芽10g,苍术6g,木香6g,党参12g×7。7剂后诸症改善。 病例4,26岁男性,梦多,恶梦,遗精,颜色发黄,小便黄,涩痛,尿道和会阴部疼痛。双侧脉数。舌象上,舌尖红,苔白腻偏黄。生地20g,通草5g,栀子6g,淡竹叶6g,生甘草6g,黄连6g,瞿麦10g,滑石10g,菖蒲6g,车前子9g,茯苓15g,陈皮9g×7剂。症状改善 病例5,30岁男性,反复入睡困难,睡眠浅,盗汗,口干,眼干眼涨,头晕,腰膝酸软,怕热。舌象上,舌红少苔,舌根部有裂纹。予熟地9g,山萸肉9g,元参9g,枸杞9g,菟丝子9g,泽泻9g,丹皮9g,山药30g,茯苓12g,炒白术12g,陈皮9g,牛膝12g,当归6g,白芍9g,黄芩9g,柴胡12g,鳖甲9g,五味子6g×7。诸症改善。 病例6,36岁男性,新冠后失眠,多梦。头晕,干咳。排便黏腻不爽。舌象上,舌体胖嫰,苔白腻。予杏仁10,桔梗10,黄连9,黄芩9g,茯苓15,甘草9,陈皮15,半夏9,枳实9,厚朴9,竹茹9,淡竹叶6,生薏苡仁20g,炒鸡内金12g,炒麦芽9g×3。睡眠,头晕,咳嗽改善。 病例7,40岁男性,新冠后入睡困难,要接近天亮才能入睡,睡到上午11点醒。身体乏力。数十年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变形,平常也不痛,有晨僵,喝酒会改善。纳差,二便尚可。舌象上,舌淡苔白,舌尖瘦小。予党参15,炒白术12,茯苓12,生黄芪20,当归12,生地黄15,陈皮9,制远志12,五味子15,生龙骨20,生牡蛎25,茯神15,炒酸枣仁12g,炮附子9g,桂枝9g,白芍12g,甘草9g,7剂后睡眠有明显改善,现在11点多就犯困,能睡到8点多醒,人也有胃口,手脚关节也没那么僵硬,不喝酒也不会不舒服。 病例8,50岁女性,长期失眠,入睡困难,容易醒,其他无异常,患者自诉有时候会想七想八,原因是10几年前,生小女儿的时候怕被抓,从那时起就睡不安稳。舌象上,舌体胖大,舌苔薄白。酸枣仁20克,甘草6克,茯苓15克,川芎9克,龙骨30g,牡蛎30g(另包先煎),炒白术12g,柴胡12g,白芍15g、枳实10g、大枣6枚,远志9g,菖蒲6g,五味子9g,黄芩9g。×7 睡眠明显改善。 病例9,63岁男性,长期失眠,肺癌放化疗后症状加重,入眠困难,易醒,入睡时自觉额门发凉,需戴帽入睡。咳嗽,痰白,脉诊,双侧寸脉皆弱。舌象上,舌淡苔白,舌尖明显凹陷。予黄连12g,黄芩6g,女贞子18g,熟地12g,丹参18g,当归12g,白芍12g,桂枝12g,炙甘草10g,枸杞子12g,山茱萸15g,远志9g,菖蒲9g,茯神15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补骨酯9g。✘3 睡眠改善,不易醒,晚上不觉脑门发凉,咳嗽改善。 病例10,58岁男性,反复入睡困难,易醒。平日多思多虚,胆小怕事易惊。舌象上,舌体胖大,舌质红,舌苔白,双侧脉细数。予炮附子10g,生大黄5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肉桂6g✘3剂。睡眠明显改善。
林煌斌 2023-02-11阅读量2868
病请描述:嗯,其实大家都发现了“病从口入”这个问题,但就是不愿意去干预,或者说不愿意去相信。饮食其实是导致很多疾病的源头,根本的原因所在,比如说酱油味精,酱油当中含有大量的味精,包括各种的蚝油之类的调味料都是有的。年纪轻的人,舌苔黄厚腻,口干,口渴,口燥,口苦,口臭,他宁可刷舌苔也不愿意来看病,那么刷舌苔有用吗?当然是没有用的。体内环境一塌糊涂了,怎么可能通过改变局部就好了呢?当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舌苔是体内环境第一反馈的地方。 这个时候开始要忌口了,饮食一定要清淡,原则就是软淡温。 但是舌苔厚腻的时候,味觉减退,口味很重,就想吃麻辣的,味道厚重的,甜的腻的,油炸煎炒的。结果吃下去体内环境更糟糕。 精液阴血,亏虚于下。虚火上炎于上。阴阳两虚,阴阳之间不能互相交通,所以不能互相转化。这个时候靠自己去调节,已经有点困难了。 那么汤药调理一段时间,再配合饮食忌口,绝大部分的人的体内环境可以调好的。 强调强调,再强调,再三强调,饮食忌口很重要啊!!!比较轻的病人,自己通过忌口就可以能够获得明显的改善。舌苔比较腻的,还是来调理一下吧。
张平 2022-12-11阅读量1160
病请描述: 对于焦虑症我们大家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下,它的出现影响了大家的身体,对心血管,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焦虑症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不畅,头晕,心跳加快等等症状,我们下面来具体的了解一下焦虑症有哪些症状表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急性焦虑 表现为反复出现、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强烈的恐惧体验,一般历时5到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主要有胸痛、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和感觉异常等症状表现。 二、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可体现在人体多个系统。 呼吸系统: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主要是主观感觉吸气不足、胸闷、呼吸不顺畅,极可能出现叹息样呼吸,甚至感到窒息。 心血管系统:有的患者会感到头晕、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的患者会心前区痛、呈针刺样或隐痛、钝痛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并且局部伴有压痛感;而有些患者则会心慌、心悸、心跳”漏一拍”的感觉。 消化系统:患者常常会有食欲减退、口干、嘴里没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等情况。同时,还会感到上腹部难受,胃绞痛,但却说不清楚具体感受,导致反复就医。 泌尿生殖系统:有些患者会尿频、尿急、性欲冷淡,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和痛经等。 其他症状:如过分担心、紧张、害怕、手足心多汗,震颤、坐卧不安等,患者常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症状。 三、社交焦虑障碍 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在与人交往时表现腼腆、害羞、紧张;严重者表现为害怕被人审视,不敢与人对视,害怕做出令人尴尬的行为,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回避社交。
陈秀梅 2022-11-30阅读量2014
病请描述:王某,女,56岁,于2021.10.9首诊 主诉:夜间口干1周 病史:患者近1周出现夜间口干,需要多次饮水,仍不解渴,伴有口麻,平素阵发性潮热,出汗多,睡眠不佳,便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舌质淡红,有裂纹,脉细弦。 辨证:肝郁肾虚 处方:滋水清肝饮 方药:生地30 山药 15 山茱萸18 泽泻9 丹皮9 茯苓15 柴胡9 当归15 白芍15 薄荷12 生白术15 党参15 麦冬27 百合27 玄参30 五味子12 干姜6 知母12 7付 2021.10.21二诊:口干、舌麻大减,潮热、出汗也明显减少,便秘改善,舌淡红嫩,有裂纹,脉细弦。 维持原方7付 2022.10.31 诉去年至今未见口干,潮热出汗偶见。本次因睡眠不佳要求继续调理。
刘宝君 2022-11-01阅读量2701
病请描述:马某,女,53岁,于2022.9.24就诊 主诉:口干口苦1年余 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的口干口苦,无昼夜差别,同时伴有怕冷,出汗多,长期便秘,血压偏高,心情不佳时头晕加重,胃口差,不欲饮食,容易反胃,左侧肩部冷痛,无法抬举,肩颈部特别怕冷,双下肢冰凉,舌质淡,水滑,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肾阳不足,津不上承 方药:黄柏15 砂仁9 炙甘草9 制附片9 肉桂6 黄连6 龙骨30 牡蛎30 茯神18 熟地30 龟甲15 麦冬18 天麻30 陈皮27 党参15 麦芽30 7剂 2022.10.8 服药后口干口苦大减,大便正常,胃纳正常,未见头晕,上下肢凉减轻,血压稳定。肩部、颈部仍怕冷,无法抬举。舌脉同前。 处方:上方去肉桂易桂枝18,制附片加至12,加当归15 桑枝30 炒白芍15 仿当归四逆汤意 按语:本医案需要从整体的体质进行辨证,患者长期生活在北方,气候严寒,容易受风寒侵袭,主要表现为怕冷,颈肩部冷痛,接触冷水后双手指呈鸡爪样手,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伴有口干口苦,便秘,这都是标证,其本还在于阳虚,因此本医案运用扶阳思想,采用温肾潜阳大法,引火汤,潜阳封髓丹加减,效果显著。二诊,重点关注颈肩部冷痛,抬举障碍,加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
刘宝君 2022-10-29阅读量3062
病请描述:很多患者或者医者,把这些问题搞得非常复杂,在我看来,无非阴阳二字而已,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同的临床病机,非要说有何不同,亦仅仅为程度轻重不同而已,但大多数就医人群来看,一般是三症并见了,才会就医!故此,实乃因病家忍受不了之后就医。 阴阳二端,互根互用,互相转化,互为因果,生死之根!凡出现上述症者,说明体内环境已是阴阳两虚,生机折损,此为自然体衰,对年轻人来说,也是身体加速衰退的过程,所以一般处方往往难以迅速奏效,非要说有什么疾病,需检查胃肠镜排除肿瘤等疾病,当然,就算有问题手术治疗后,此三种症状也是难以好转的,仍然需要中药调治! 忌口第一,饮食调养第二,生活习惯改变第三~中药调理放在第四位,哈哈哈~
张平 2022-10-25阅读量1641
病请描述:患者,刑某,女,34岁,2022.9.20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多年 病史:患者反复鼻后滴流,刺激咽后壁咳嗽,伴有咽痒,夜间及晨起明显,平素进食凉物较多,无怕冷,无口干口苦,纳可,大便便稀,睡眠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外寒里饮证 处方:玄参利咽汤加味。僵蚕9 蝉蜕9 玄参30 桔梗12 荆芥10 甘草9 防风9 薄荷6 辛夷12 瓜蒌皮15 炙麻黄6 杏仁10 白芍15 旋复花12 枇杷叶18 石榴皮9 7剂 2022.10.11 复诊,咳嗽稍有好转,仍有鼻后滴流,大便便稀,睡眠欠佳,舌质淡红,水滑,白腻,脉沉细。一诊效果不佳,看来单纯从喉源性咳嗽思路欠妥,鼻后滴流应该属于痰饮范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应该采用温阳化饮的方法,杜绝痰饮之源。 处方:玄参利咽汤合小青龙汤加味。上方基础上去玄参、薄荷、石榴皮。加桂枝9 干姜9 五味子6 半夏12 茯苓15 细辛3 7剂 2022.10.18 复诊,咳嗽大减,鼻后滴流好转8成,睡眠改善,大便便稀,舌脉同前。 处方:原方加豆蔻6,14剂巩固
刘宝君 2022-10-18阅读量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