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肥胖 > 内容

肥胖内容

注意!不可忽视“肥胖”,因其...

病请描述:依据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的《2023 年世界肥胖地图集》报告可知,至 2035 年,全球会有 51% 的人口面临超重或者肥胖难题,累计人数将超出 40 亿。在其中,儿童肥胖率的增长态势将高于成人,预计儿童肥胖人数或许会较 2020 年的数量增长一倍有余。 目睹这些数字,你还能对 “肥胖” 掉以轻心吗?肥胖绝非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疾病! 肥胖不但对人体美观有所影响,还会引发各类健康问题。倘若孩子肥胖,其危害程度会比成人更为严重!不要让肥胖阻碍孩子的成长, 那么,究竟什么是肥胖呢? 在医学层面,肥胖可界定为:达到一定程度的显著超重以及脂肪层过度增厚,是体内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大量积聚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肥胖的类型主要有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 有 90% 的肥胖者属于单纯性肥胖,这是一种常见的肥胖类型。它并非由任何器质性病变引发,与遗传、社会环境、心理以及运动等因素存在关联。换言之,除遗传因素外,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习惯,像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都可能致使人体发胖。 而继发性肥胖则与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是由身体器官病变或者激素等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的。 孩子肥胖所带来的危害要比成人肥胖更为严重。 对于孩子而言,肥胖不仅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身体方面,肥胖可能导致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紊乱,影响身高增长;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肥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肺功能,使其运动能力下降。在心理方面,肥胖的孩子可能会遭受他人的嘲笑和歧视,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相比之下,成人肥胖虽然也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但成人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其对身体发育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成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也相对较为理性,因此在心理方面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总之,孩子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家长和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孩子肥胖。 01 饮食与运动干预 人体的能量代谢状况与肥胖程度紧密相关。所以,无论从饮食层面还是运动角度出发,把控好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能量的摄取量,都有助于改善肥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脂期间,人体依然需要满足各种营养需求,尤其是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控制饮食的同时确保营养充足,就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运动方面也是如此,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度、适宜的运动。持续根据自身状况及时动态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减脂目标。 02 心理及行为干预 对于已经发胖的人群和孩子,要调整他们害羞、孤独的心理状态,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这对控制体重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03 医学治疗 当前,医学领域并没有特效减肥药物,常用的药物主要是用于辅助治疗肥胖,或者纠正肥胖引发的并发症。对于重度肥胖且合并严重代谢疾病的患者,以及肥胖本身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情况,则可以考虑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1]未来最危险的致癌因素是肥胖[J].新疆农垦科技,2018,41(09):54. [2]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05):321-339.DOI:10.16506/j.1009-6639.2022.05.001. [3]夏燕琼,林惠芳.儿童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J].江苏卫生保健,2022(10):37.[1].世界肥胖联合会:2035年全球过半人口将超重或肥胖[J].新民周刊,2023(09):29. 肥胖危害知多少[J].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22(10):8-9. 潘斌韬.孩子肥胖  危害比你想象的更大[J].健康博览,2022(02):56-57.

微医健康 2024-11-07阅读量5827

乳腺癌日常如何预防?饮食要吃...

病请描述:  乳腺癌大多发生于35~55岁的女性中,这种疾病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女性在生活中要多给自己的身体及精神一些关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受到乳腺癌的伤害。   乳腺癌日常如何预防?   1、注意平衡饮食   适当控制脂肪和动物蛋白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减少肥胖发生。避免使用含雌激素药物。长期口服避孕药,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等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所以尽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及保健品。   2、母乳喂养   尽可能母乳喂养婴儿,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特别是更年期女性。   3、避免射线   减少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加强放射线防护工作。   4、治疗良性病变   积极治疗乳腺的良性病变。   5、保持心情舒畅   平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避免情绪激动可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从而会减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6、学会自查   凡40岁以上的女性均应学会自查方法,对45岁以上有危险因素的女性更应重视自我检查。有下列征象者,如乳房包块、皮肤瘙痒、增厚、炎性改变、乳房形态改变、乳汁分泌、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疼痛,应尽快就诊。   这些食物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1、水果类: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尤其是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黑覆盆子等,这些水果不仅含有多重维生素,还具有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2、蔬菜类:番茄、胡萝卜、菜花、南瓜、大蒜、元葱、芦笋、黄瓜、丝瓜、萝卜和一些绿叶蔬菜等。大豆+大白菜是经典的预防食物,大豆中含有植物型雌激素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雌激素的产生,而雌激素过高乃是引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椰菜和甘蓝芽也是不错的蔬菜,有助于形成无机盐,抑制肿瘤的生长。   3、菌类: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较强的防癌作用。   4、坚果:坚果是食物的果仁和果种,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起到抗癌的效果。   5、鱼类: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保护乳腺、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   要预防乳腺癌,平时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碘的食物,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血液多呈酸性,而海藻这类含碘、含钙较多的食物,能调节和平衡血液的酸碱度,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有研究发现含微量元素锌和硒的食物对预防乳腺癌有着特殊的功效,硒元素能够防止致癌物质与正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的结合,从而起到防治癌症的作用,锌元素则能抑制人体不同部位的癌症。含锌量较高的食物有牡蛎、青花鱼、鳗鱼、海带、豆类、芝麻、胡桃等,含硒量较高的食物有鱼类、猪腰、荠菜、大蒜、香菇、洋葱、番茄、南瓜等。

赵华栋 2024-10-30阅读量2320

如何在家族中预防和治疗多发性...

病请描述:在家族中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以降低患病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致癌因素**: *家族成员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化学物品,如农药、染发剂、某些化学溶剂等。 *减少电离辐射的暴露,如X射线、核辐射等。如果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接触,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类食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 *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3.**注意个人卫生与预防感染**: *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及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勤洗手,保持口腔粘膜和皮肤的清洁,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4.**定期体检与筛查**: *家族成员应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尤其是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风险。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体检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治疗措施 1.**及时就医**: *一旦家族成员出现多发性骨髓瘤的疑似症状,如骨痛、贫血、感染等,应立即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 *确诊后,应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放疗对于局部骨痛或病理性骨折的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3.**心理支持**: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过程可能较为漫长且复杂,家族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4.**定期随访**: *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家族中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避免接触致癌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与预防感染、定期体检与筛查以及及时就医和综合治疗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家族成员患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

刘尚勤 2024-10-30阅读量227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多发性骨...

病请描述:要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避免接触致癌因素 ***化学物品**:减少接触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化学物品,如某些农药、染发剂、化学溶剂等。 ***电离辐射**: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电离辐射环境中,如X射线、核辐射等。如果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接触,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以及全谷类食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此外,选择能够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海蛤、杏仁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风险因素,应尽早戒烟并限制酒精的摄入。 ***适量运动**:参加适当的活动,如气功、太极拳等,有助于减少脱钙,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控制体重**:肥胖可能增加患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因此应保持健康的体重。 ###三、注意个人卫生与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卫生**:保证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及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粘膜和皮肤的清洁,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四、调整心态与情绪管理 ***保持乐观情绪**:患病之后保持乐观情绪,性情勿大怒、勿大悲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精神压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五、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有助于早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并进行治疗。 ***关注家族史**:有多发性骨髓瘤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重视体检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避免接触致癌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与预防感染、调整心态与情绪管理以及定期体检与筛查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然而,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保证不患病。如有任何疑虑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刘尚勤 2024-10-30阅读量2379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ldqu...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南昌市生殖医院 2024-10-25阅读量2752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ldqu...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熊国保 2024-10-25阅读量2810

糖耐量的检查方法

病请描述: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葡萄糖的负荷试验,根据血糖的变化了解胰岛 β 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临床常用的用于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金标准。尤其对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孕期等女性,糖耐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检查的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禁食(至检查前空腹8h以上),检查的前3天保证规律饮食,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饮食,维持正常活动,注意休息;如近期有手术、外伤等,为避免应激状反应,建议2周后查;    2.检查当日早上不吃早饭,先抽空腹血,然后将葡萄糖粉全部溶于300ml温水中,务必5分钟内喝完;    3.从第一口服糖时开始倒计时,于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分别抽静脉血,期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不得饮食,直至抽血全部完成;    4.抽血过程中,除禁食至所有点的血抽完,整个抽血过程中不能口服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避免影响血糖。

钟秀芳 2024-10-24阅读量1649

代谢综合征:现代社会的健康隐忧

病请描述: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简称MetS)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主要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它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代谢异常组成,包括腹部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其患病率因城市化、久坐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而不断上升。 核心内容: 流行病学:代谢综合征的全球患病率正在上升,特别是在美洲和欧洲。在亚洲,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代谢综合征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此外,非洲地区的代谢综合征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机制/病理生理学:代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遗传倾向、胰岛素抵抗、功能失调的脂肪组织积累以及腹部肥胖导致的内脏脂肪过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诊断、筛查和预防: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通常基于腰围、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测量。筛查和预防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健康饮食模式和规律的身体活动。 管理:代谢综合征的管理侧重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和运动,以及针对特定风险因素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肥胖病例,代谢手术可能是一个选项。 生活质量:代谢综合征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整体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创新和突破点: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强调了生活方式改变在预防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为管理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更多选择。 对于代谢综合征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质的认识加深,促使研究人员和医生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对读者的生活、饮食方式等的启发: 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采用均衡的饮食,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并管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考虑到代谢综合征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王广勇 2024-10-24阅读量2158

急性亚甲炎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及...

病请描述:急性亚甲炎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简称,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甲状腺局部炎症。 从症状上看,患者通常会出现甲状腺区域的疼痛,疼痛可能会放射至耳部、下颌或颈部。而且甲状腺会出现肿大,质地较硬。在疾病早期,还可能伴有发热、怕冷、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炎症累及甲状腺,使得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 在诊断方面,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检查等来综合判断。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能会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疾病初期可能升高,随后因为甲状腺滤泡被破坏而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超声检查可以看到甲状腺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 治疗上,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以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来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症状较重,如高热、疼痛剧烈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减量。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程一般持续数周或数月,甲状腺功能也大多能恢复正常。 以下是一些治疗急性亚甲炎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 阿司匹林:它可以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一般每次0.3 - 1g,每天3 - 4次口服。不过,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布洛芬:能解热、镇痛、抗炎,有效缓解甲状腺疼痛和发热症状。通常每次0.3 - 0.6g,每天3 - 4次口服。其副作用主要也是胃肠道反应,少数人可能有过敏反应。 糖皮质激素 - 泼尼松:在患者病情较重,如高热不退、疼痛剧烈,用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不佳时使用。一般初始剂量为每日20 - 40mg,晨起一次顿服。它可以迅速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多种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在症状缓解后需要逐渐减量,一般每周减少5mg,防止病情反复。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例如在疾病初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β -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来控制心悸等症状;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能需要适当补充甲状腺素片,但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 急性亚甲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均衡。由于甲状腺功能可能出现波动,疾病初期可能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情况,此时要避免摄入过多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苹果、橙子等)和瘦肉、鱼类、蛋类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休息也很重要。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使病情不易恢复。在疾病急性期,身体比较虚弱,建议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活动。 情绪调节也不容忽视。患者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病情。 另外,患者需要按照医嘱定期服药和复查。监测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血沉等指标的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甲状腺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

谢高山 2024-10-24阅读量2759

痔疮病人如何减少痔疮发作和防...

病请描述:痔疮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调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减少痔疮发作和防止加重: 一、饮食方面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火龙果等)以及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便秘是导致痔疮发作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2.补充足够水分: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一般建议1500-2000毫升。可以白开水为主,也可适当饮用一些淡茶水,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预防便秘。 3.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生姜、大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直肠和肛门部位的血管,加重痔疮症状。 二、生活习惯方面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①定时排便: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排便,例如早餐后半小时或起床后,建立规律的排便生物钟。 ②控制排便时间: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在排便时看书、玩手机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 2.保持肛门清洁: ①便后清洗: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可使用柔软的毛巾或湿纸巾轻轻擦拭。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以免刺激肛门皮肤。 ②勤换内裤:保持内裤清洁,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穿紧身裤。 3.适当运动: ①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会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容易诱发痔疮。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如站立工作者可定时坐下休息,坐着工作者可每隔一小时起身走动几分钟。 ②进行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收缩肛门,持续3-5秒,然后呼气放松,每次进行30-50次,每天可进行2-3组。 三、其他方面 1.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痔疮症状。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2.避免过度用力:在排便、搬运重物等情况下,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增加肛门部位的压力。 3.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长期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对肛门部位的不良影响。

乔永法 2024-10-22阅读量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