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囊肿 > 内容

囊肿内容

根管治疗的常见问题

病请描述:在和患者的交流中“根管治疗”一词堪称高频词汇,为了让患者们更加全面的知晓根管治疗,本文就根管治疗的常见问题加以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特指恒牙根管治疗,乳牙根管治疗参看我的其它科普)1.认识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牙髓病、根尖周病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原理是去除牙髓腔、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再经过根管消毒,材料充填根管,达到治疗和预防感染的目的。 2.哪些情况需要做根管治疗(适应症)2.1急性、慢性牙髓炎。2.2急性、慢性根尖周炎。2.3预防性治疗:牙齿本身并无病变,因修复需要做为基牙,或为改善美观等要“磨小”牙齿做牙套,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不适症状和预防可能的感染,需要做根管治疗。2.4治疗颌骨内的病变需要:颌骨内病变如囊肿手术切除,可能波及的牙齿需要做根管治疗。2.5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完成后。2.6深龋等经保髓治疗不成功者。3.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3.1根管壁侧穿与髓室底穿。可分为病理性和医源性两种,龋坏范围广、根管壁薄、根管内吸收、根管弯曲堵塞难以疏通等情况均可导致穿孔,大范围的穿孔可能导致患牙拔除。3.2器械分离。牙体组织为硬组织,根管治疗工具为金属器械,加上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在硬碰硬的治疗过程中,器械分离难以完全避免。对于钙化堵塞、弯曲变异的根管,更容易出现器械分离。如果发生器械分离,不用紧张,医生会权衡利弊,决定是否取出,折断器械在牙齿内留置,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3.3器械落入消化道或呼吸道。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听从医生安排。 3.4口腔粘膜等软组织损伤  。    天哪,有这么多并发症在等着我!别怕!这些并发症只是通往治疗成功道路上一个个障碍吧了!不能因咽而费食,该做的时候还得做。选择正确的医生、治疗中和医生很好地配合是根管治疗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4.管治疗术后注意事项历经千辛万苦,花了许多银两,终于完成了根管治疗,后面怎样才能巩固治疗成果呢? 4.1根管治疗可能需要多次完成,应按医嘱按时复诊。每次根管治疗后,一般会在牙齿内封药,口内有药味是正常的,一般封药一到两个小时后可正常饮食,刷牙吃饭注意避开患牙,避免药物脱落。 4.2疼痛肿胀。根管治疗术后可能会有疼痛肿胀,一般2-3周左右会消失,必要时可以口服消炎药缓解。有时邻牙疼痛会误认为是根管治疗的牙疼痛,要注意辨别。4.3勿咬硬物。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比正常牙齿要脆弱,尽量不要咬硬物,以免折裂。严重的牙折可能需要拔除。隐裂牙更要小心!4.4全冠保护。一般根管治疗一周后进行全冠保护,以防折裂。5.正确认识根管治疗5.1根管治疗是牙髓疾病、根尖周疾病的最经典有效也是最常规的治疗手段。5.2根管治疗时的疼痛并不严重,也可以使用局部麻醉。不要因为怕疼痛而拒绝根管治疗。5.3有些患者认为是做根管治疗使得牙齿失去了牙髓,从而拒绝做根管治疗,结果病情加重!要相信医生,医生在选择根管治疗方案时是很慎重的,见前面第2点。5.4根管治疗也并非万能,有些病变严重的患牙,即使做了根管治疗也无法保留。伴有牙周病的患牙根管治疗后还要进行牙周治疗。

张耀国 2017-09-13阅读量1.8万

国庆节前一例骶管囊肿手术

病请描述: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腿痛 ,而且不能平卧。 术后骶管囊肿完全消失(红箭头),囊颈漏口封堵完善(绿箭头),效果满意。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

骶管囊肿引起肛门失禁——封堵...

病请描述:郑学胜医疗组一例骶管囊肿手术:患者中年女性,开始为肛门周围坠胀疼痛,后来出现不完全性肛门失禁,有粪水流出,但无固体大便流出。 左图为术前磁共振,右图为术后。红色箭头指向骶管囊肿,绿色箭头指向封堵的囊颈上口。 3月后患者门诊随访,肛门失禁已消失,肛周疼痛也已消失,臀部下肢仍有不适感。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5万

骶管囊肿囊颈封堵是怎么回事(...

病请描述: 我们一直强调,骶管囊肿是神经根出口部位存在一个漏口,这就是骶管囊肿的囊颈,脑脊液就是从这个漏口 流进囊肿的;所以手术的关键步骤是要通过显微缝合技术封堵这个漏口,但又不能损害神经根。 这个图片比较大,在网页上看不清,建议右键下载到电脑上看。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1万

骶管囊肿---维基百科 (转...

病请描述:骶管囊肿---维基百科的网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A%B6%E7%AE%A1%E5%9B%8A%E8%82%BF 需要国外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 图片看不清,可以右键下载到电脑里看。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1万

近期做的一例骶管囊肿囊颈封堵...

病请描述: 蓝色箭头:通过显微缝合用小肌片封堵了漏管上口; 红色箭头:通过囊壁折叠缝合及带蒂肌瓣技术消灭了骶管囊肿。 患者术后恢复很好。 再次提醒,如果出现直肠无力(便秘)、膀胱无力(尿频、夜尿多),应及时手术治疗。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0万

骶管囊肿:体积小--症状重 ...

病请描述:                               术前                                                                               术后     这位患者的骶管囊肿体积很小,单个囊肿。但会阴、大腿后疼痛很厉害,而且越来越厉害。找过很多医生,一般都是建议保守观察。做了各项检查,没有发现其它疾病,最后她和家属下定决心,哪怕疼痛和这个囊肿没有关系,也要把它切掉,因为只查到这一个问题,而且手术本身是足够安全的。术中发现,囊肿虽小,但内部压力很高,说明小囊肿也会导致神经压迫。做了囊壁折叠缝合以及漏口封堵,囊肿完全消失了。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而且今后还会进一步缓解,估计半年左右可以完全康复。这个病例的经验是:小囊肿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症状,如果能够排除其它相关疾病,也可以做微创手术。当然,对于医生来说,囊肿越小越好做,单发比多发好做。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

骶管囊肿与颅内蛛网膜囊肿有什...

病请描述:  骶管囊肿是一个什么病?这是绝大多数民众都很陌生的,其实却是一个常见病。骶管囊肿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4%,其中约15%有腰腿痛症状,以此论之,仅上海市就有约12万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然而,每年在上海各大医院确诊的骶管囊肿仅数百例,而接受正规治疗的只有几十例而已,反映了大量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骶管囊肿位于腰椎下方、骨盆后正中的骶管内,囊肿内是水样清亮的脑脊液,囊肿通过一个单向阀门(即漏口)与脊柱内的正常脑脊液相通,所以当咳嗽、摒气、久坐、站立、行走时,脑脊液就通过单向阀门挤入骶管囊肿,使囊肿逐步扩大,形成很高的压力,压迫骶管中的马尾神经根,引起腰骶部疼痛、臀部会阴部刺痛、肛周牵扯样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进展逐步出现性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失禁。这样说来,骶管囊肿与颅内的蛛网膜囊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内部为脑脊液成分的囊肿,与正常的蛛网膜下腔有单向活瓣连通,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流进囊肿,却不能流出,因此逐渐缓慢增大,主要病理都是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机械性压迫。那么,骶管囊肿与颅内蛛网膜囊肿有什么不同呢?这是一个很多医生都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表面上的区别是部位和症状:前者位于腰骶部,主要引起上述腰骶、会阴、肛周、下肢疼痛;而颅内蛛网膜囊肿压迫大脑或小脑,主要引起头痛、头晕。实质的区别在于两者的静水压:我们知道,整个脑和脊髓都浸泡在脑脊液之中,脑脊液是水一样无色透明的,充满整个颅腔和椎管腔,起着缓冲和保护脑脊髓的作用;当人体直立时,头顶的静水压最低,而腰骶部的静水压最高,比颅内压高出近1000毫米水柱!颅内蛛网膜囊肿位于整个脑脊液系统的最上端,压力很低,所以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是比较容易的,通过锁孔手术,在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囊壁,解除压迫,并把蛛网膜囊肿与正常的脑池打通,形成双向流通,就可以避免复发。这种显微切除手术彻底而且安全,有效率99%以上。而骶管囊肿位于整个脑脊液系统的最下端,压力最高,试想一下:在一个1米高的水桶底部开一个洞,岂不是喷涌而出?如果在洞外面涂点胶水,怎么可能挡得住?在早期的时候,有些神经外科医生认识不到这个实质性的区别,把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经验盲目地套用到骶管囊肿上来,手术中找到骶管囊肿以后,切开放水,然后就用胶水粘一粘结束。病人往往还没出院就复发了,复发率几乎100%。国际医学界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不断改进治疗方案,现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以说,当今治疗骶管囊肿的核心理念尽在“封堵”二字,只有充分认识到上述实质性区别,并真正领悟封堵理念,才可能妥善处理骶管囊肿。尽管如此,骶管囊肿仍然是当今神经外科最有挑战的手术之一。   专家介绍:郑学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通过海外人才引进来到上海新华医院工作,由于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方面的技术革新,四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被授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新百人计划”、生命之光“青年十杰”、新华医院“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世界神经外科大会特邀专家。 每年完成400多台手术,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擅长骶管囊肿,蛛网膜囊肿,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等显微手术,在我国率先引进了闭合式骶管囊肿封堵手术,疗效得到患者的高度肯定。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六上午;电话预约:021-25077999-接通以后按2。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

一例巨大的骶管囊肿

病请描述:这位患者的骶管囊肿非常巨大 前磁共振上可见,囊肿从骶1下段一直延伸到骶5,严重侵袭了骶骨。骶尾神经根损害很严重,大小便障碍已经非常严重。还有明显的骶尾会阴部疼痛。磁共振上显示了漏管的位置。如果不封堵漏管,这么巨大的骶管囊肿是无法治愈的。 术后磁共振T2相显示,漏管已经被肌肉片从上向下的封堵成功,在此基础上,用肌肉(T2显示为灰黑色)填塞了囊肿的上段,用脂肪(T2显示为白色)填塞了囊肿的下段。囊肿内完全没有脑脊液了。  术后磁共振T1相显示,囊肿已经完全封堵了,肌肉(T1显示为灰色)填塞了囊肿的上段,用脂肪(T1显示为白色)填塞了囊肿的下段。囊肿内完全没有脑脊液了。该患者术后骶尾会阴部疼痛已消失,但大小便障碍目前没有明显改善。说明骶尾部神经根的功能一旦丧失,很难挽回,因此如果骶管囊肿患者出现大小便障碍(便秘、尿频、尿裤等)不宜久拖。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0万

骶管囊肿:久治不愈的腰腿痛

病请描述: 在老年化社会中,腰腿痛十分常见,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出行,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而腰椎间盘突出是 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些中老年朋友发现,多种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后,腰腿痛仍不见好转,这时就要细致查找原因了。 姚女士是某大型国企的会计师,49岁,长期坐在计算机前办公,3年前出现腰骶部疼痛,以为是坐姿不良引起腰肌劳损,用药和按摩理疗不见好转,随后又出现右下肢痛,疼痛从臀部、大腿后向小腿和足底放射,感觉“有根筋吊牢”。姚女士觉得会不会是神经有问题,不敢大意,去当地省级医学院附医院骨科、神经外科诊治,诊断是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先后给予腰椎间盘穿刺臭氧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3个疗程,疗效不明显,于是在去年2月在全麻下实施2节段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然而术后症状仅部分减轻,并没有痊愈。姚女士于是特别注重生活护理,不敢弯腰,不敢久坐,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此后病情并没有停止进展,在原来腰腿痛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肛门内坠胀、刺痛,久坐后肛区疼痛越来越重,平躺后逐渐减轻,早晨起床后不适的感觉明显减轻,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时间段。走行也受到很大限制,步行500米就感觉到下肢严重的酸痛,被迫停下来休息,因此严重影响了生活,更无法正常工作,只好办理了病退。经朋友介绍,来到上海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神经外科腰椎骶管组组长郑学胜博士仔细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影像资料以后,为她安排了一项特殊的3D-FIESTA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虽然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已经完全解除,但骶1-2水平存在一个骶管囊肿,对骶神经根形成明确的压迫,必须手术解决。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姚女士接受了“内镜下闭合式囊颈封堵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至今无任何复发迹象。 郑博士介绍,骶管囊肿并不少见,常常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使病情复杂化。骶管囊肿分为两型:如果囊肿是一个单纯硬膜憩室,内部没有神经根,通过不会引起症状,不需要手术治疗;反之,如果囊肿牵涉到骶神经根,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就会引起腰退痛、会阴部疼痛,严重者甚至大小便异常、性功能障碍,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然而传统的骶管囊肿切除术手术难度高,风险较大,特别是可能引起顽固性脑脊液漏,伤口不愈,因此很多医院没有开展。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最早从美国引进了骶管囊肿的“内镜下闭合式囊颈封堵手术”,该技术无需切除囊肿壁,所以从根本上减少了脑脊液漏手术并发症,大大改善了安全性,并明显提高了手术疗效,复发率低于10%。 另外,除了骶管囊肿,黄韧带增生钙化、椎管狭窄等情况也会使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效果不佳,因此术前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影像分析不能遗漏细节。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