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结节性甲状腺肿 > 内容

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容

6问6答,快速掌握甲状腺结节...

病请描述: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严重吗?】       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即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通常高发于女性和老年人。普通人群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       多数甲状腺结节由正常的甲状腺细胞过度增生形成,属于良性结节;仅有8%~16%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因此,除有甲状腺癌高风险人群外,目前不推荐在无症状和体征的普通人群中常规筛查甲状腺结节。 【如何区分良恶性?】       目前,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 如果超声出现以下几点特征,提示结节为恶性的可能较大: 实质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 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或微分叶); 结节周边或内部血供丰富; 存在微钙化; 纵横比>1; 合并存在异常淋巴结等征象。     如果超声报告有C-TIRADS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类,也可以依此作为判断依据,具体如下: 【哪种甲状腺结节需要做穿刺活检?】       如果甲状腺超声检查疑似恶性结节,还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取得病理结果,最终的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建议:超声观察发现有可疑恶性特征且直径>1 cm者,需要考虑细针;对于直径≤1 cm伴可疑恶性特征者,若同时合并其他甲状腺癌发病高危因素,需要进行FNA检查。 【甲状腺结节如何治疗?】       确诊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仅需要定期随访,无须特殊治疗,少数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内科治疗(TSH抑制治疗)、放射性碘(RAI)即131I治疗等。 1、手术治疗     可考虑手术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 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 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 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 合并中重度甲状腺眼病者以及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2、内科治疗(TSH抑制治疗)      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由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引起)的年轻甲状腺结节患者,建议进行L-T4治疗。不推荐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TSH抑制治疗。 3、 放射性碘治疗      131I主要用于治疗有自主摄取功能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如毒性甲状腺腺瘤和毒性多结节甲状腺肿。对虽有自主摄取功能但不伴甲亢的结节,131I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4、消融治疗      对于进行性增大、有压迫症状、影响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不愿意接受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可进行消融治疗。 5、性质未确定结节的处理      细胞学性质未确定的结节,重复FNA、粗针活检或分子检测来作为恶性肿瘤风险评估的补充,根据临床危险因素、超声特征以及患者意愿进行随访或诊断性外科手术切除。 【甲状腺结节随访间隔多久合适?】      对于超声表现不符合FNA标准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每隔6~12个月随访;暂未接受治疗的可疑恶性或恶性结节,可以缩短随访间隔。     对于细胞学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如果超声表现高度怀疑恶性,仍需要在12个月内再次行FNA。     对于出现新的可疑恶性超声征象或体积增大超过50%的甲状腺结节是FNA的适应证。 【长了结节,需要限制碘摄入吗?】      碘摄入与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并无直接关系。对于单纯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没什么特殊要求,适量进食海鲜、紫菜、海带等含碘量高的食物即可。     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患者或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前,需要严格忌碘。     甲状腺结节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可以放心食用一般的加碘食盐,但要限制摄入含碘量高的食物。

俞一飞 2023-05-04阅读量3525

发现甲状腺结节,必须穿刺吗?...

病请描述:      每当这个时候,医生会建议我们做一些检查,来进一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质,比如甲状腺穿刺活检等等,那什么是穿刺活检呢?一旦发现结节就要做吗?下面就介绍甲状腺穿刺的那些事。 细针穿刺活检 让甲癌无所遁形       甲状腺穿刺,医学上一般多指“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这是病理活检的方法之一。       目的是从可疑甲状腺结节中取出一些细胞,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是否恶变,从而判定结节的良恶性。该检查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是安全、有效和可靠的。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的应用提高了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检出率,降低了良性病变的手术率,使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更加合理和高效。另外,还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 什么时候需要做穿刺       是当我们一发现结节就要活检吗?答案是:不是的!只有当有怀疑恶性和异常提示的时候,医生会建议进行穿刺。       这些异常情况包括颈部检查可触及结节、伴随相应的临床症状、颈部明显肿大、周围存在异常淋巴结、超声检查异常(有钙化、纵横比>1)等等。 穿刺怎么做?很疼吗?       有少部分患者担心穿刺会很疼,因此对这项检查产生抗拒心理,应该说在这过程中仅会有轻微不适感,但这种不适一般是可以耐受的。       甲状腺穿刺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一根很细的针,通过触诊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入皮肤,刺入甲状腺可疑病变结节内,通过负压抽取结节中的细胞;之后将细胞进行涂片、固定和染色,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在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对目标病灶结节性质做出判断。 穿刺报告可以提示哪些信息       穿刺报告结果的判读是由专业的病理医生完成的,报告一般于当天或第二天早上即可查询。穿刺细胞的良恶性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恶性肿瘤(癌症)细胞 良性(不是癌症)细胞 可疑恶性肿瘤细胞 不能明确诊断意义 为什么标本会无法诊断或不满意?       这种情况有可能因为标本中仅有囊液、标本几乎无细胞、或者血液遮盖、凝固假象、干燥假象等其他原因,使得穿刺样本无法达到诊断的需求,需要再次穿刺活检取样。 甲状腺哪些病变是良性的?       甲状腺良性的病变常见有良性滤泡结节(包括腺瘤样结节、胶质结节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等。 甲状腺恶性肿瘤有哪些?       甲状腺恶性肿瘤有不同病理类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低分化癌、未分化(间变性)癌、鳞状细胞癌、混合性癌、转移性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需要注意       如果穿刺的细胞未见异型,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结节的可能性,因为有一定概率在穿刺的过程中恰巧未穿刺到恶变的细胞,因此细胞学检查仍然存在一定情况的假阴性,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甲功和甲状腺彩超又是什么意思 甲功是什么?        甲状腺功能检查常见的是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三项或者五项主要是用来判断甲状腺功能有无异常,比如有没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甲状腺相关抗体主要是判断甲状腺有没有自身免疫性炎症,以此来鉴别在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 自检发现颈部突然增粗或有肿块; 在治疗甲亢或甲减的过程中复查时; 初次发现甲状腺结节时; 甲状腺B超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结合甲功诊断时; 甲状腺切除术后; 普通常规体检时; 服用含碘的药物前后。 甲状腺功能化验需要用针抽取少量血液进行检测。对身体没什么损伤。什么是甲状腺B超?甲状腺B超,全称是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是利用超声探头间接探测甲状腺的检查。主要作用是观察甲状腺形态是否完整,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血流是否丰富、是否存在结节,可以观察结节的形态、质地、大小、血流、边缘、是否钙化等。什么情况下需要做? 无症状做体检时; 自检发现颈部突然增粗或有肿块; 体检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定期复查时; 需要做甲状腺切除手术前; 甲状腺切除手术后复查。 B超是无创的检查,对身体没有损伤

俞一飞 2023-03-08阅读量2867

关于甲状腺结节的四个误区,你...

病请描述:     25年前王阿姨因为察觉喉咙有异物感去医院检查,当时就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但那时候结节只有“黄豆粒”大小,对身体和正常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就没有在意。     近期在女儿的劝说下,又去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医生再次“提醒”了这个问题——“双侧甲状腺大小正常,左叶低回声光团伴钙化,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      这时候有回声光团显示大小已经发展成约为21mmX42mm。“这20多年来没有一点感觉,不说外人也看不出来,也没有任何症状,怎么越长越大呢?需要切除吗?”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这个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的疾病,突然间成了高发病和常见病。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定期体检的意识提高了,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就更多了。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高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像王阿姨这样子的甲状腺结节在体内相安无事多年的患者不在少数。     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在遇到“甲状腺结节”后手足无措,要不要切除?怎么切除?切除有风险吗?……甚至还会产生很多误区。 误区一:相安无事多年就可以不治疗?警惕结节恶变!      既然结节可以和人体相安无事多年,那还有必要切除吗?这时候就需要医生专业判断:一看结节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二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有危害。总之需要遵循肿瘤诊治九字法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生嘱咐,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虽然绝大多数均为良性,发现结节后,首先应该判断结节的性质,然后根据性质遵循个体性差异,如果是无症状、不影响健康和外观的良性结节,可随访观察,暂时不进行治疗,选择动态观察。     但要牢记需要根据结节情况和个体特质及时复诊,动态监测,观察进展情况,不要等到出现恶性或者严重情况才去采取措施,到时候可能“小病养成大病”,为时已晚。 误区二:有结节?切了它一劳永逸!     有些患者在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就非常恐慌,心理压力很大。一方面觉得自己不能和“结节”共处一体,另一方面极其担心一不小心发生结节恶变,便强烈要求医生将甲状腺切掉。    但是要知道,甲状腺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甲状腺功能不足,人的身体状态也会受到破坏。    临床上,发现结节之后,先进行首次评估,确定诊疗方案。如果采用是随访方案,可能需要3到6个月甚至更长,比如1年复诊一次,保持动态监控。     最终决定是否手术还是要评估结节的性质,结节存在的影响和危害,是否处理的利弊衡量。    虽然手术确实是最彻底的处理方式,但是不建议一发现结节就切除。一方面很有可能无法根除,还会再长,另一方面手术有一定的创伤,对人体损伤大。 误区三:结节到达4公分就要进行全切手术?     很多人的理念里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结节大了就要切,但实际上,结节大小并不是判断手术的绝对指标,比如说4公分,这个数值只是一个相对界限而已,仅供参考。    选择是否进行切除的关键就是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如果是良性病变,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者是淋巴结增大的改变,可以不用药物,也不用手术治疗,如果经诊断发现是恶性结节,也是甲状腺癌,即使大小再小需要做甲状腺手术。 误区四:甲状腺手术会影响发声?     可能会有人担心做手术切除结节会不会危险?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半切)和甲状腺全切术(切除全部甲状腺),目前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下,术后两天左右就可出院,2周左右基本上可恢复正常。    甲状腺周围有众多重要脏器和组织,术中有损伤喉部神经和甲状腺周围脏器的风险。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距离支配声带活动喉部神经非常近,很多人会担心会不会造成声带运动障碍?    手术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手术越大,影响因素越多,风险也就越高。比如在切除甲状腺结节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声带活动导致发音变化的情况,有一定概率造成声音嘶哑,或发音的改变,但是发生概率极低。同时医生会采取针对性地保护措施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大家无须过分担忧。     另外,对于良性、较大(大于等于3公分),影响外观或者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良性结节,也可以采取微创、对外观无影响、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的微创消融手术的方法。     微创消融具备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的特点。     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保留甲状腺正常组织,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轻微,术后多数无需服药。而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甲状腺功能不正常、需要用药物治疗去调节的情况。

俞一飞 2022-10-03阅读量2031

发现甲状腺结节,哪些情况需要...

病请描述: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发现甲状腺结节需要弄清楚是单发结节,还是多发结节,结节的质地,表面是否光滑,活动度如何,是否有触痛以及周围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单发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首先要除外高功能腺瘤;单发甲状腺结节,但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要注意监测血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等。如果有恶变征象,那么就需要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以确诊。 发现多发甲状腺结节以后应该进一步做以下处理:彩超提示甲状腺结节直径 >1cm 者可以优先穿刺有可疑声像表现的结节;如果结节在彩超中没有可疑声像、多个声像相似,而且有相互融合的表现,并且不影响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那么恶性的可能性低,可以暂时不用处理,动态观察即可;彩超发现甲状腺结节,并且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提示可能为自主功能性结节,此时应该行 99mTc 或 131I 核素扫描并直接与超声图像比较来确定结节的功能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首先应该排除甲状腺高功能结节。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那么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防止结节恶变,对于早期干预治疗有很大意义。 良、恶性结节如何处理? 1.甲状腺良性结节 随访观察:是主要方法,需定期监测; 手术治疗:下述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例如声音嘶哑、吞咽或呼吸困难等;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且内科治疗无效;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TA)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左甲状腺素(LT4)治疗:用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 131I治疗:用于TA或TMNG的患者; 消融治疗: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性增大、或有压迫症状、或影响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不同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2.甲状腺恶性结节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积极监测:肿瘤直径<10mm,年龄>60岁、依从性好的甲状腺低危微小癌患者。须监测甲状腺结节大小变化,结节增长直径>3 mm视为生长迅速,需要再次评估决定继续监测或者手术治疗; 131I治疗:分为清甲治疗、辅助治疗和清灶治疗。根据治疗目的、肿瘤分期、术后血清学及影像学的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用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且对131I抵抗的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不同的分子靶向药物。

俞一飞 2022-08-30阅读量9294

结节体质一定要改掉大量喝水的...

病请描述:关于喝水,养生界最流行的一句经典语录就是“每天八杯水”,很多来就诊的小伙伴们都深信不疑,因为养生专家说了,多喝水可以美容,可以改善便秘等等,于是在办公室不管渴不渴随时都抱着水杯喝个不停。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喝水的杯子多大,喝水时的温度以及时辰是否合适呢?有的人用的茶杯,1杯可能就是200ml,还有的用运动杯,1杯可能就是500ml,37度的水和60度的水也不一样,那么喝水太多有什么危害呢?到底怎么喝水才是正确的方式呢? 相信看过中医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本来是因为肺结节就诊的,中医医生除了看结节本身外,还经常会问一些看起来和结节无关的情况,比如胃口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睡眠情况等等。这是因为中医看病最关注的就是患者的吃喝拉撒谁,因为这些生活细节直接反应人的体质状态,从体质状态入手调治,改善结节生存的内环境,往往结节也会缩小或者稳定。 临床发现很多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以及各个脏器囊肿的朋友都有喝水过多或者输液过多习惯,特别是一些办公室的上班族,没事就抱着水杯喝水,这样不仅使体内水液代谢减慢,损伤了脾胃的阳气,就会形成痰饮水湿,这些病理产物长期积聚在体内,就会形成各种结节和囊肿。有中医学者专门收集并观察180例肺结节患者的体质分布状况,发现偏颇体质居多,以气虚、阳虚体质等为主,或许这与喝水多的不良习惯密不可分。 那么身体的哪些症状可以提示喝水过多呢?最重要的就是看舌苔,一伸舌,有种水淋淋,甚至口水欲滴的感觉,舌质的颜色也是白色的,齿印明显,舌苔白腻。还有一些特殊的症状,比如大便偏稀,经常容易腹泻,进食凉物后胃部不适,长期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经常怕冷,经期痛经等等都提示是虚寒体质,气虚体质,并不适合喝太多的水。 那么如何喝水才是正确的方式呢?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就有明确的方法,那就是口渴了再喝,并且“少少与饮之”,也就是要慢慢的喝,不要狂饮,要喝温水,一定要适量,根据季节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调节。我们不是反对喝水,是反对整天抱着水杯狂饮!

刘宝君 2022-07-30阅读量9645

甲状腺结节的现代管理(下)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的现代管理 原创 任虞洁 甲状腺蓝地 2022-03-21 07:00 05、不确定细胞学和分子检测 Bethesda III和IV细胞学诊断为细胞学不确定,约占当前用于FNA决策超声RSS的细胞学结果的30%。细胞学不确定结节的基线超声图像,可能会调整细胞学ROM,并协助对一小部分结节(约15%)进行管理计划,这些结节在超声上要么不可疑(TR1或TR2,ATA极低可疑),很可能不应接受FNA,或者高度可疑(TR5/ATA高度可疑)。对海绵状的细胞学不确定结节,观察可能合适,但结节具有高度可疑的超声特征,应推荐手术,因为ROM>65%。此外,对Bethesda III结节重复FNA细胞学检查有价值,因为第二次FNA诊断可能为良性(Bethesda II)高达45%,从而避免了进一步的检查。 FNA样本的分子检测是一种较新的工具,适用于Bethesda III/IV结节,其基本原理是细化风险分层,以得出观察或手术干预的建议。通常,这些检测需要专用的针道来获得样本。随着下一代测序、生物信息学和甲状腺癌基因组研究的进展,目前的检测利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a) DNA和/或RNA测序,以评估体细胞突变(核苷酸变异、插入/缺失、基因融合); (b) 通过信使RNA(mRNA)图谱分析基因表达; (c) microRNA(miRNA)分类器。 适用于临床的可靠分子测试,应满足两种类型的有效性标准,即分析性(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和临床性(对目标人群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值),包括前瞻性多中心验证研究。结果来自于已经发表在目前两种检测的研究,即Afirma基因组测序分类器(GSC)和ThyroSeq版本3。 基于mRNA的表达,Afirma GSC使用基因表达模式,然后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区分良性和可能恶性的结节。这项测试包括12个分类器,由1万多个基因组成。GSC验证研究重新分析了为这项检测的早期版本而前瞻性收集的191个多中心样本。该检测的灵敏度高达91%,阴性预测值为96.1%;如果Bethesda III/IV结节的基线恶性风险为23%,其特异性为68.3%,相关的阳性预测值为47.1%。 ThyroSeq v3使用有针对性的DNA和mRNA表达二代测序,分析了112个基因(包括12,135个变种)的点突变和插入/缺失、120多种类型的基因融合、19个基因的基因表达变化以及10个基因组区域的拷贝数变化。在对257个细胞学上不确定的结节进行多中心研究时,该检测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94%)和特异性(82%),基线恶性风险分别为23%(Bethesda III)和35%(Bethesda IV)。因此,其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66%。 最近令人鼓舞的结果出现在一项多平台检测的回顾性研究中,该测试结合了突变面板(ThyGeNEXT)和miRNA分析(ThyroMIR),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5%。目前尚无前瞻性验证的报道。  对于Afirma GSC和ThyroSeq v3,良性利率(Benign call rate,产生良性或阴性结果的分子检测百分比)超过50%(分别为54%、61%),它们的高阴性预测值允许观察具有良性结果的结节。因此,在实践中,这些患者应该像那些细胞学检查结果为良性的患者一样处理,避免诊断性手术。然而,由于检测相对较新,对细胞学不确定的结节进行良性分子检测的方案仍需要验证。此外,分子测试成本高昂,使其在许多国家负担不起。  目前的实践标准是建议对分子结果呈阳性的Bethesda III/IV结节进行手术治疗。这些试验的阳性预测价值,受限于该事实:良性肿瘤性甲状腺结节可能含有RAS等突变、PAX8/PPAR-γ或THADA融合。此外,如果是恶性的,这些分子阳性的Bethesda III/IV结节中大多数都是低风险癌,仅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就足够了。 幸运的是,将Afirma GSC和ThyroSeq v3应用于Bethesda III/IV细胞学结节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了验证研究。最近的一项临床试验通过每月分组随机选择使用Afirma GSC或ThyroSeq v3,避免了诊断性手术,证实良性利率分别为51%和6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和63%。 目前,对Bethesda V型结节不常规行分子检测。由于该类细胞学诊断相关恶性风险高,良性分子结果的阴性预测价值不足以避免手术。分子检测结果阳性是否会通过导致双侧而非单侧手术来影响手术决策的潜在价值,尚未经过正式的成本-效果分析。未来的研究也可能显示其预后价值。 06、良性甲状腺结节的随访  对细胞学良性结节患者的监测目标,包括发现结节是否漏诊为恶性及监测结节生长以发展任何结构症状的策略。在过去,对结节生长进行再次FNA,无明确的推荐停止超声监测,结节生长定义为体积增加50%或两条结节径线增加20%(最小变化2mm)。但最近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在细胞学良性结节中,单独结节生长是相对较差的恶性预测因子。相反,识别漏诊癌症的一个更好的鉴别依据是结节的基线超声表现。RSS高度可疑的结节(TR5/ATA高度可疑),应在12个月内重复进行FNA,即使该结节最初有良性细胞学结果。另一方面,如果超声表现在RSS上属于风险最低的级别(TR1或TR2,ATA极低可疑),就不需要重复影像来监测漏诊的癌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结节超声图像相对恒定,小于5%的细胞学良性结节出现更令人担忧的超声征象。对于具有低或中等风险超声征象的良性结节,目前ATA的建议是在12-24个月内重复超声检查,如果结节稳定,间隔时间可延长。如果结节在5年内没有变化,则不需要额外的监测。然而,如果结节增大(5年时15%的几率)或出现更可疑的超声征象,则应再次进行FNA检查。这种方法最近在1000多个初始良性细胞学结果的结节的大型回顾性系列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大的结节,虽然是良性的,但可能会因为对颈部食道的外在压迫而引起症状,包括颈部不适或吞咽困难,或者它们可能会造成美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干预。手术是一种选择,手术的范围是腺叶切除还是近全甲状腺切除,取决于结节的体积和位置。幸运的是,新的消融手术提供了一种非手术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单个囊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良性结节患者。这些超声引导消融技术都是通过射频、激光、微波或高强度聚焦超声引起的热凝坏死来缩小结节体积。射频和微波消融似乎提供了最好的效果,一些较大的结节可能仍然需要第二次治疗。由于这些技术相对较新,通常必须在手术前用两次FNA细胞学结果确认结节的良性。目前,虽然这些流程由美国的保险公司中覆盖程度不同,但随着经验和结果评估的增加,应该会支持更广泛的接受。 【总结】 甲状腺结节的管理持续进步。通过提高对恶性关键超声特征的认识,改进细胞学和分子检测,并强调适当的患者选择,可更好地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甲状腺癌,而无需对低风险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干预。 翻译:任虞洁(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 校对: 徐书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 参考文献: [1] Kobaly K, Kim CS, Mandel SJ.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thyroid nodules[J]. Annu Rev Med, 2022, 73:517-528. 责编:张丽娜(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

费健 2022-05-03阅读量8933

甲亢、甲减的区别是什么呢?6...

病请描述:甲亢、甲减的区别是什么呢?6大表现帮你分清楚,快来看看吧 中医本草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22 17:00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情绪、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等已经贯穿到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当中。这也是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 甲状腺是人体的一大内分泌器官,以分泌甲状腺激素为主。甲状腺疾病被人们逐渐了解了,不再那么陌生。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等。 甲状腺疾病一般起病比较隐匿,很多人发现不了,平时结合正常人差不多,只有少数人表现的症状比较重,而去主动检查的。甲状腺疾病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但并不代表男性就没有患甲状腺疾病的可能性,我在临床中就遇到一位20多岁左右的男性,患有甲亢。 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疾病。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由于甲状腺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6大临床表现,帮你分清楚甲亢、甲减 甲减的表现 水肿: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小腿部位非凹陷性水肿; 皮肤的改变:全身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多脱屑,毛发脱落; 消化症状:厌食、腹胀、便秘; 神经症状:记忆力减退,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耳鸣; 体重变化:体重增加; 月经改变:女性月经量过多或者久病闭经。 甲亢的表现 神经症状:情绪易激动,焦虑、烦躁,神经过敏; 心血管:心悸,心跳加快;怕热多汗; 消化症状:排便次数增多,多食善饥:吃的多,饿的快; 体重变化:体重下降; 常有低热,四肢软瘫; 视力疲劳,异物感,怕光,视力减退,流泪。 以上为甲亢,甲减的一般表现,有些人表现不是太明显,或者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在对照临床表现自查后,还是需要进行常规的甲状腺“B超”检查或者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甲功)来明确疾病的诊断。 甲状腺疾病不易发现,很多人都是在例行体检的时候发现的,有一些人发现后会很紧张,拒绝接受事实,情绪波动比较大,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甲状腺疾病虽然很少有自行痊愈的,但只要积极地治疗,控制疾病不是很难。但一定要明确,如果已经确诊了甲状腺疾病,一定要正规治疗,不要耽误,看似是小病,但是内分泌紊乱会引起身体很多的不适感或者其他病症。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9457

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会钙化?甲状...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会钙化?甲状腺结节钙化会自己消失吗? 谈谈甲状腺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1-10 17:00 在检查出甲状腺结节钙化后,一定要引起重视,以防恶性甲状腺结节侵害健康,但是不知道甲状腺结节钙化会自己消失吗? 甲状腺结节钙化会自己消失吗 甲状腺结节钙化在没有经过治疗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消失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是是指在超声波检查下,发现甲状腺结节的钙质沉积的一种病理改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在没有经过治疗的情况下,甲状腺结节钙化通常会一直存在,不会自己消失。 甲状腺结节为什么会钙化 1.沙粒样小体钙化 在病理组织学上,甲状腺钙化被分成二种类型:沙粒样小体和营养不良性钙化,沙粒样小体钙往往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特征,有时在其他类型甲状腺癌和良性病变如滤泡性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也可出现。 2.营养不良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化主要是组织过度增生,钙盐沉积从而导致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但也有约10%―20%可能性为癌,滤泡状腺癌所占比例较大。 甲状腺结节钙化要怎么治疗 甲状腺钙化通常不会危机生命,一般手术治疗就可以的,但手术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也可以中药调理。但是以下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 1、确诊为恶性肿瘤。 2、经过穿刺和一系列综合检查没有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是高度怀疑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有粘连、年龄很大或者很小的患者)。 3、肿瘤很大,出现了压迫、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甚至有的肿瘤明显影响到了呼吸。 甲状腺结节钙化手术前要准备什么 1.常规术前检查 ①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乙肝、梅毒等;血液学检查不仅可以判断患者的基础血液状况,肝肾功能是否正常,而且排除了传染病术中感染的情况。 ②胸片、心电图: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手术耐受情况。 2.甲状腺手术检查 ①查甲状腺功能(T3、T4、TSH等)和甲状腺炎症抗体,只需要抽血即可; ②甲状腺B超:超声是甲状腺的重要检查,由于甲状腺结节基本上没有症状,医生触诊或患者自己摸到颈部有小团块(小疙瘩)初步判断有结节;通过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③细针穿刺:B超怀疑甲状腺结节是恶性后会进行细针穿刺,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甲状腺癌总体分为三大类:分化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未分化型、髓样癌。细针穿刺可以确诊分化型甲癌和未分化型甲癌,髓样癌只能通过术后病理确诊。 ④电子喉镜:甲状腺手术可能会伤及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支配着声带活动,需要术前确定声带的活动是否完好。并且可以通过喉镜观察肿瘤是否侵犯了神经,若神经受损可能会影响后续手术的方式。 3.仰头训练 除了术前检查外,患者还需要进行手术体 位训练:肩部下垫枕头,头向后仰,练习时由短至长,直到能坚持2小时。这项检查减缓了患者术中长期处于一个体 位给术后带来的不舒适感。 甲状腺结节手术有风险吗 任何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甲状腺结节手术也是一样的,主要有下列风险: 1.术后出血。甲状腺部位关键,血管神经都很丰富,手术的时候处置完了,当时可能看不出什么来,术后出血,压迫神经等都会造成很危险的情况。 2.术后呼吸道感染 甲状腺结节手术是在我们的颈部进行的,那里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危险或者并发症,特别是术后也要做好护理,注意呼吸的情况,帮助或鼓励病人咳痰,以免粘痰在气管内滞留,引起呼吸道感染。 3.术后呼吸困难、窒息 如手术前甲状腺肿块较大,长期挤压气管,致使气管软骨软化失去支撑,造成气管塌陷,痰液阻塞,在短时间内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4.术后切口周围水肿 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的切口会出现肿胀发硬,因为手术要大范围的分离切口上下的皮瓣,这样就容易造成切口周围组织的水肿。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中。 5.术后吞咽有牵拉感、咳嗽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吞咽的时候会出现牵拉甚至是咳嗽的症状,这和术后瘢痕的收缩反应是有关系的。因为术后颈部仅有一条线状的疤痕,但是实际的手术疤痕是很大的。疤痕的反应过程是会出现收缩,牵拉创面附近的器官,造成吞咽的困难,刺激气管导致咳嗽。 6.术后手脚发麻 一些患者在甲状腺结节手术后会觉得手脚发麻,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因必须切断某些血管,造成甲状旁腺血供受影响或甲状旁腺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淤血所致。出现手足麻木时往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适当补充钙剂如钙尔奇D片而缓解,这一现象在术后2个月左右会随着血供的恢复或淤血的消退而逐渐消失。 7.术后声音嘶哑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还会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结节手术时为了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往往对它进行解剖,这样可能会引起喉返神经的水肿或影响它的血供,以致于会出现说话比较吃力、声音嘶哑的现象。这一现象会随着水肿的消退和血供的恢复而在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消失。 8.术后甲减 甲状腺结节患者往往需要双侧甲状腺的全/近全切除,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甲减或者终身甲减的情况。对于出现术后甲减的情况,只要给予小剂量的甲状腺素制剂就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1.0万

甲状腺结节,是定期复查还是穿...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是定期复查还是穿刺活检?医生告诉你这样做! 全科鲜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1-11 17:15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很多人会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的体检,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自己的甲状腺问题,且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使得医生在安排体检项目时也会像打算体检的人推荐进行甲状腺检查。除此之外,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甲状腺检查结果的精确性愈来愈高,甲状腺彩超甚至可以清楚的显示2mm以上的结节。总之,检查的设备越来越高级以及大范围的在普通人群中筛查甲状腺,是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加的两大客观原因,但是除外这两种客观原因之外,甲状腺结节的发病人群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都在说甲状腺结节,那么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是不同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中一种异常生长并形成的局限性肿块。大多数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良性结节的存在,对健康没有影响,但是除良性结节外,还有5%-15%的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恶性的,(即可能是甲状腺恶性肿瘤),既然是甲状腺癌症,那么肯定是需要积极治疗的,毕竟癌症还是很可怕。 一般来讲,较小的甲状腺结节没有任何不适,较大的结节可能会因为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 有人看到体检报告写得甲状腺结节几个字后,可能比较担心焦虑,得甲状腺结节怎么办,我得癌症了吗?我要死了吗?我需要做手术把结节切掉吗?我的结节不治疗会不会变成癌症?我能不能吃药把结节“化掉”? 由于甲状腺结节85%-95%属于良性结节,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如果一旦发现甲状腺就全部手术切除的话,有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感觉了,手术不仅仅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同时从医疗经费的角度来讲,所有的甲状腺结节均选择手术切除也不是最优的选择。 因此发现甲状腺结节,正确的做法: 1、首先通过甲状腺彩超结果初步评估结节的良恶性; 2、评估结节是否已经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看看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甲亢、还是甲减; 3、根据良恶性的倾向,决定是定期随访复查还是需要进一步行甲状腺显像或者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或者手术治疗。 一、普通人如何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1、可以通过甲状腺超声描述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这些字眼可能提示恶性可能性大:甲状腺超声报告中出现“微小钙化”“结节边缘不规则”“结节内血流紊乱”“结节纵横比>1”“低回声实性或者囊实性结节”则提示可能是恶性的倾向,这时候需要根据结节大小,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 这些字眼提示结节多属于良性:“边界清晰”“回声偏低”“内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缺乏”“囊性结节”等字眼多属于良性结节,这样的结节,大小不超过1cm,定期复查彩超,随访是安全的。 2、甲状腺核素扫描:是评价甲状腺结节是否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分“热结节”“温结节”“冷结节”。热结节(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约占所有的结节10%,其中99%为良性,因此甲状腺核素扫描结果为热结节,则不需要进行穿刺。冷结节占80%,冷结节的恶性率为5%-8%。因此热结节可以判断良性,冷结节对于良恶性判断帮助不大。 3、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活检:是鉴别结节良恶性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怀疑结节恶性者,均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细针病理活检检查。存在这样特征的甲状腺结节可能需要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 1)、直径>1cm的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均可考虑穿刺活检。 2)、直径<1cm的结节,常规情况下不需要穿刺,但存在以下情况,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具有恶性超声征象;伴颈部淋巴结可以恶性征象;童年期有颈部放疗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降钙素>100ng/L 3)、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甲状腺结节分类标准(TI-RADS系统)判断结节大致的良恶性。 图片描述 1类:正常甲状腺; 2类:良性结节(0%恶性); 3类:可能良性结节(<5%恶性); 4类:-4a(恶性可能性5~10%) -4b(恶性可能性10~80%); 5类:很可能恶性结节(恶性>80%); 6类:活检证实的恶性结节。 二、所有的甲状腺结节均需要查甲状腺功能,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三、良性结节,随访的周期为每6月-12月,随访的项目主要是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对于良恶性不好判断的结节,可适当缩短随访的间期,如缩短至3个月。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的大小发生明显改变,考虑恶性不能排除,则也需要参考上述恶性结节的诊断流程。 四、怀疑恶性结节,则根据后续的相应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甲状腺结节,发生了,很少能自己消失,也基本不能通过药物“化掉”,目前有些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且绝大部分是良性,少部分是恶性结节,发现结节后,评估甲状腺功能,根据甲功结果,决定是否药物治疗,甲功正常者,且考虑良性结节者,无需治疗,仅观察随访即可;甲减者,仅需服用优甲乐维持甲功正常;甲亢者,针对甲亢针对性治疗。怀疑恶性结节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结节的性质,必要时手术治疗,甚至部分人手术治疗后,还需要进行碘131治疗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9001

甲癌术后分享—记...

病请描述:甲癌术后分享—记我的甲状腺癌半切手术经历! 温楼的七爷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19 12:00 从确诊到今天手术完一周,回想起来一切都似乎不太真实,原来癌症也可以离我这么近。从准备手术开始就觉得要将经历记录分享出来,希望个体的经验能够产生真实而微的价值。 一、体检发现甲状腺异常 2018年7月13日预约的公司体检(三甲医院),身体其他部位无恙,只是检查甲状腺时,医生再三嘱咐一定要去门诊复查,但也并未说过多信息。 这里不得不说,三甲医院的体检还是更加正规和严谨,检查时医生再三嘱咐复查,并且体检报告会再特意电话提醒。于是我于下一周就立马去医院挂号复查了。 附上体检报告截图: 图片描述 经历过才知道,其实甲状腺体检报告有几个关键信息点: 1、回声: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声束扫描人体,通过对反射信号的接收、处理,以获得体内器官的图像。回声代表反射信号的强弱,正常甲状腺回声均匀,当病变时甲状腺腺体内可出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参杂不均的表现,可见于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等疾病。 2、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是评估结节是否有恶性可能的一个重要征象。若体检报告显示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则应引起警惕,复查确认结节性质 3、边界:如体检结果显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话,也是存在恶性的可能性。 二、复查确诊 在医院和家人的督促下,第二周7月23日就去医院做了复查,医生看了体检报告直接说需要穿刺确认。第一次心里咯噔了一下,心里os是:“what?为啥还要穿刺?不是很严重的肿瘤才会穿刺吗?” 其实是自己前期没有了解太多信息,从体检报告的各项信息已经表明我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很大,穿刺也是很正常的病理诊断方式。 预约了8月1号的穿刺,8月3号病理报告就出来了,结果如下: 图片描述 拿到报告的那一刻,无法名状的心情,在北大医院一楼,把报告拿给老公看,两人都没说话还故作轻松尴尬的笑了一下。我是懵逼,还担心老公不知道怎么安慰我;老公估计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摸了摸我的头,最后没忍住还是在医院掉了眼泪。 冷静了后,就立即找医生看结果,医生直接说住院准备手术。 PS:从体检到确诊,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比较顺利和迅速,是因为家里也有亲人也是甲状腺癌,有经验在前面,所以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关于确诊后的几点经验之谈: 1、心态调整,勿乱阵脚:这点最重要,因为会影响到后面你了解病情、选择医院、医师,包括手术方式。只有自己心不慌有主见才能不被网络杂乱无章的信息所干扰。 2、寻找科学可信的信息渠道:现如今网络信息发达但也有太多的垃圾信息。个人经历觉得有利于自己了解病情的信息渠道依次为①医生 > ②有类似病情的亲朋好友 > ③网络信息 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对于信息的鉴别和心态控制个体差异性大,只能说少baidu吧.... 3、甄选医院医师,切勿病急乱投医:癌症毕竟是重疾,所以尽可能还是要去当地综合型三甲医院就医,可以多方求证,但无须过多。 三、住院手术 确诊当天就去北大甲乳外科住院部登记排床位,8月20号排到住院。入住后做完各项检查,医生则会沟通手术时间和方案,最后就是等待手术了。这里重点说下我的手术方案。 我的主治医师根据我的结节位置、大小,沟通了2种手术方案:①经乳甲状腺切除;②经口甲状腺切除。这两种手术方式都属于微创手术,但是关于两个手术的差别,医师的答复是手术效果一样,只是疤痕的差别,经口是完全不留疤痕。 PS:经口手术并不是所有病情都适合,主治医师说右侧甲状腺结节,以及位置中上,才适合经口手术。 正常人面对两种选择,一定会全面评估利弊。主治医师的答复是手术效果一样,只是疤痕的差别。但我还是查了各方资料,但查了很多信息后更干扰了选择。最后我选择的还是经口的手术方案,这里说下我主要考虑的几个点: 1、关于疤痕: 甲状腺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开放式手术,即在脖子上开刀;二是微创手术,可以隐藏疤痕。 看了一些做过传统手术的案例,其实疤痕在2、3年差不多可以很好的恢复,只有浅浅的一条线。但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是疤痕体质,若疤痕体质可能恢复会慢点,影响美观。作为一个女孩子来说,还是会在意(借主治医师一句话:大家都是社会人)。 所以,如果可以无疤痕且手术效果一样,当然会选择无疤痕手术。 2、手术效果: 网络上关于传统和微创手术最大的争议是手术效果,很多人认为微创手术会造成手术清理不干净,争议也是由于微创手术也是近几年兴起,特别是经口技术也是近1年多才引进国内。 毕竟新事物的新起总是会遭到质疑,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懂得很多道理,依然很难做选择,o(∩_∩)o 哈哈)。其实过多的纠结于这些负面评价也是无意义的,作为病人你只能相信自己的主治医生,所以选择一位靠谱权威的医生还是蛮重要的。 当时为了能更全面的了解经口手术的利弊,也是查询了很多资料: ① 文献资料:网络上一些“口水喷”大多没有实质性论证,所以我看了一些医学的临床论文,有详细描述经口手术的经过和方式,便于自己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② 咨询医生朋友:毕竟不是医学出身,所以同时也咨询了协议的医生朋友,给出的建议很实在,“如果是医生自己选,会选择传统手术;如果我的主治医生给经口和经乳两种方案,那还是选择经口”。 确定手术方案后就是安心等待手术了,心情一定会很紧张,外科手术也是一个特别的经历,比我想象中要好受些,北大医院甲乳外科整体环境、护士看护都很不错,手术过程不做赘述。附上我的手术经过。 图片描述 四、术后病理及恢复 1、术后恢复 8月29日(周三)早上第一台手术,周末就出院回家休养了,整体来看我的术后身体恢复速度还是挺快的,没有出现水肿等症状,伤口一周后就基本不疼了,唯一就是经口手术嘴部会麻麻的,需要1-3个月才可恢复,只能慢慢养了~ 出院后需长期服用优甲乐,通过内分泌抑制治疗,这也是一个长线工程,属于术后激素调理可以后续慢慢更新讲解。就我个人就医的医院,一般出院后都是每日吃一颗,定期复查调整剂量。 本以为手术做完后也就完事儿了,术前各项检查也只是显示右侧和峡部有甲状腺结节肿瘤,并无转移情况,谁知too young too simple。 2、术后病理报告 手术后其实还有一个术后病理报告,也就是对手术过程切除的肿瘤和淋巴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最为准确的病理报告了,大概在出院后的7-10个工作日出。 图片描述 9月7号手机上查看到自己的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有4个淋巴转移,心情又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波动,整个晚上都没有睡好。我疑虑的主要2点: ① 此次手术会不会淋巴未清扫干净 前面有发我的手术经过,由于术前报告未显示有转移,因此手术方式只是对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进行了清扫。而同病房病友术前B超即显示有转移,因此淋巴清扫的范围比我要大。 ② 淋巴有转移会不会复发概率更高 医生的反馈不管有没有转移都有可能复发,不可一概而论,具体病情具体分析。4个淋巴转移不算多,可接受范围。 于是带着我的疑虑,再次咨询了武汉协和医生朋友,给到的回复如下: 图片描述 综合考虑,一是刚做完手术,不想这么快再做一次;二是不同医院和医生的手术理念有差异,既然选择北大医院做治疗还是谨遵医嘱,其他来源的信息作为辅助决策信息。最终选择先观察,定期复查,同时也做好可能二次手术的可能(了解过一些多次手术的案例,在经过心理建设后,也算能接受了)。 五、最后说点啥呢 1、关于饮食 很多人说得了甲状腺结节要吃无碘盐,就我咨询过的医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都没有特意强调吃无碘盐,术后基本可以陆续恢复正常饮食(当然正常的前提是健康,饮食清淡、膳食结构全面丰富为佳)。 2、关于碘131治疗 什么是碘131治疗,可自行百度。 一般全切或者次全切才可做碘131治疗,我属于半切,所以就算有转移也做不了碘131治疗,所以关于碘131治疗,目前了解的也不是很多。 不同医院的治疗方式和风格不同,北大医院基本都没有建议去做碘131治疗,其他医院有说如果转移就需要做。 截止到今天,术后整整13天,只能说和癌告一段落,后面还有很长时间的恢复和调理。今天就写这么多,后面的恢复经历再慢慢补充~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为自己投资保险,特别是重疾,接下来我就要准备保险理赔事宜,后续也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