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颈性高血压 > 内容

颈性高血压内容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

病请描述: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VUR和肾内反流(IRR)伴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萎缩、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和纠正可发展到慢性肾衰竭。VUR不仅发生在小儿,而且在反复UTI(尿路感染)基础上持续到成年,导致肾功能损害。大量资料表明RN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1.病因 导致VUR的主要机制是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按发生原因可分以下两类: (1)原发性反流 最常见,为先天性膀胱输尿管瓣膜机制不全,包括先天性膀胱黏膜下输尿管过短或水平位、输尿管开口异常、膀胱三角肌组织变薄、无力、Waldeyer鞘先天异常等。半数患者为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反流。 (2)继发性反流 导致瓦耶(Waldeyer)鞘功能紊乱的因素有UTI、膀胱颈及下尿路梗阻、创伤、妊娠等。小儿UTI并发反流者高达30%~50%。UTI时膀胱输尿管段因炎症、肿胀、变形,而失去正常瓣膜作用。UTI的主要病原菌中伞状大肠杆菌易与尿道上皮细胞结合,而削弱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使其产生反流,控制感染后反流可渐消失。尿路畸形合并反流者约占40%~70%。此外膀胱输尿管功能不全,如原发性神经脊髓闭合不全,包括脑脊膜膨出等,约有19%病例发生VUR。 2.临床表现 因反流程度轻可无任何症状,当反流严重或有感染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严重时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 (2)高血压:是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儿童恶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因。 (3)蛋白尿:提示已发展到肾内反流。 (4)发育障碍:本病常伴有发育障碍,如有慢性尿感史伴发育障碍者,应想到本病。 (5)肾功能不全:由于肾内反流导致肾瘢痕形成,最后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慢性尿路感染患者,15%~30%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UTI时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尿细菌培养阳性。RN时尿检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各种管型。肾功能检查正常或异常。 (2)超声检查 通过B超可估计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机能,观察输尿管扩张,蠕动及膀胱基底部的连续性、观察肾盂、肾脏形态及实质改变情况。有人在B超时插入导尿管,注入气体(如CO2),若气体进入输尿管则VUR可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连接部功能及输尿管开口位置,但B超对上极瘢痕探测具有局限性,对VUR不能做分级。 (3)X线检查 1)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 此为常用的确诊VUR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国际反流委员会提出的五级分类法: Ⅰ级:尿反流只限于输尿管。 Ⅱ级:尿反流至输尿管、肾盂、但无扩张,肾盏穹隆正常。 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和(或)扭曲,肾盂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大多数肾盏保持乳头压迹。 Ⅴ级:输尿管严重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大多数肾盏不显乳头压迹。 2)静脉肾盂造影(IVP) 可进一步确诊有无肾萎缩及肾瘢痕形成。近年认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加X线断层照片更能显示瘢痕。 3)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膀胱显像 分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用于测定VUR。 二巯基丁二醇闪烁(DMSA)扫描技术 对诊断儿童RN是惟一的“金标准”,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Coldraich根据DMSA扫描摄影征象将肾瘢痕分为四级: Ⅰ级:一处或两处瘢痕。 Ⅱ级:两处以上的瘢痕,但瘢痕之间肾实质正常。 Ⅲ级:整个肾脏弥漫性损害,类似阻梗性肾病表现,即全肾萎缩,肾轮廓有或无瘢痕。 Ⅳ级:终末期、萎缩肾、几乎无或根本无DMSA摄取(小于全肾功能的10%)。 4.诊断 由于临床诊断VUR时症状多不明显或仅有非特异性表现,故确诊需依赖影像学检查。下列情况应考虑反流存在可能性: (1)反复复发和迁延的UTI。 (2)长期尿频、尿淋漓或遗尿。 (3)年龄较小<2岁。 (4)中段尿培养持续阳性。 (5)UTI伴尿路畸形。 (6)家族一级亲属有VUR、RN患者。 (7)胎儿或婴儿期肾盂积水。 5.治疗 主要是制止尿液反流和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1)内科治疗 按VUR的不同分级采用治疗措施。 1)Ⅰ、Ⅱ度 治疗感染和长期服药预防。可用SMZCo(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睡前顿服,连服一年以上。预防感染有效,每3月须做尿培养一次,每年做核素检查或排尿性膀胱造影,观察反流程度,每两年做静脉造影观察肾瘢痕形成情况。反流消失后仍须每3~6个月做尿培养一次,因为反流有时可为间歇。此外,应鼓励饮水、睡前排尿两次减轻膀胱内压,保持大便通常和按时大便。 2)Ⅲ度 处理同Ⅰ、Ⅱ度,但须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反流,每年做静脉肾盂造影。 3)Ⅳ、Ⅴ度 应在预防性服药后手术矫整。 (2)外科治疗 VUR外科治疗方法多为整形手术。手术指征为: 1)Ⅳ度以上反流。 2)Ⅲ度以下先予内科观察治疗,有持续反流和新瘢痕形成则应手术。 3)反复泌尿道感染经积极治疗6个月反流无改善者。 4)有尿路梗阻者。 目前国外盛行注射疗法,此方法仅短时间麻醉,需短期住院或不须住院,易被患者接受。

吴玉伟 2020-04-20阅读量1.2万

PCNL和ESWL之要点

病请描述:一.经皮肾镜碎石术 适应证: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2cm以上的肾结石、体外碎石无效或伴有明显肾积水的2cm以下的肾结石、以及部分输尿管上段结石。 禁忌症: 1.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和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 2.身体严重畸形,不能保持PCNL体位者。 3.过度肥胖,皮肤到肾脏的距离超过穿刺扩张器的长度者。 4.肾内或肾周围急性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合并有肾结核者。 5.脾脏或肝脏过度肿大,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损伤的患者。 6.糖尿病或高血压未纠正者。 术前准备: (1)术前明确诊断。常规做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阴性结石加做B超或CT检查。 (2)常规做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做24h尿液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枸橼酸、镁、钾和肌酐检查,做血钙、磷、尿酸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查找结石的病因。患者如果排出过结石,做结石分析。 (3)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400ml。术前1d做肠道准备,常规备皮。术前禁饮水。 术后处理: 1.术中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3~5d,根据情况可以使用1~3d止血药物(多数不用),如果术后出现发热,注意及时退热。肠蠕动恢复后恢复饮食。 2.术后卧床3d,做KUB或B超检查显示无残留结石,可以拔除导尿管、输尿管导管和肾造瘘管,2周内尽量减少活动。 并发症和处理: 1.术中出血术中出血影响操作时,可以暂停手术,封闭操作鞘,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10~20min后再行手术。如果出血不能停止,应该终止手术,留置肾造瘘管,并夹闭30~60min,待二期再行PCN。 2.肾集合系统损伤肾盂和肾盏的黏膜损伤一般不严重,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在肾穿刺扩张时,注意宁浅勿深,碎石时要视野清晰,与黏膜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肾盏结石不易暴露时,不必勉强,以免损伤盏颈血管。碎输尿管结石时,注意不要暴力进入输尿管,可以沿输尿管导管逐渐进入,以免损伤输尿管。 3.术中寒战由于结石合并感染、灌注液压力高造成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导致患者出现寒战。注意术中应用抗生素,灌洗液压力不要过大,注意出水通畅,定期取出肾镜放水,一旦出现寒战,可以静脉推注10~20mg地塞米松,注意灌洗液的加温和手术室保暖。 4.术中邻近脏器损伤术中胸膜损伤可能与穿刺点选择过高有关,穿刺时注意不要过高,在呼气末屏气后进针,能够减少胸膜损伤的机会,如果出现液气胸,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肝、脾和结肠损伤的机会不大,术前注意有无肝脾大,手术操作时注意穿刺和扩张不要太深,必要时辅以X线或B超等检查,避免肝脾结肠的损伤,一旦出现损伤,须行开放手术。 5.术后出血少量出血多数是由于输尿管导管和肾造瘘管刺激或术中的轻微损伤造成的,无须处理。大量出血可能是由于假性动脉瘘或动静脉瘤形成,应及早行放射介入做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 6.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中如果损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术后可能引起狭窄,如果出现损伤,应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狭窄,可以行肾盂输尿管内切开。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应证: 1.肾和输尿管的单一和多发性结石; 2.部分性或完全性鹿角形结石; 4.孤立肾肾结石; 5.儿童原发性膀胱结石; 6.不透X线结石。 禁忌证 1.全身出血性疾病者。 2.妊娠妇女。 2.结石以下尿路梗阻。 3.严重感染控制不佳(发热)患者。 4.肾功能严重不全,肾萎缩。 5.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如心肺功能严重障碍、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糖尿病未控制者等。 6.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 B超检查、泌尿系X线平片及CT等,以了解结石部位、大小、数量。尿常规检查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等。 2.肠道准备 治疗前清淡饮食,减少肠道积气;手术清晨禁食,术前20分钟开始饮水1000ml,增加尿量,以便排出结石。 3.皮肤准备 术前清洁局部皮肤,减少表面油脂以利冲击波传入。 4.并发尿路感染治疗 对感染结石、尿常规白细胞较多者,碎石前至少抗感染治疗3天。 并发症: 1.血尿 血尿是冲击波对肾脏损伤的直接结果,损伤主要发生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表现为内皮破坏脱落及基底膜断裂,以叶间静脉和弓形静脉最常见,是体外冲击破碎石损伤的特征。 2.泌尿系感染 碎石时对尿路黏膜屏障的损伤,易诱发尿路感染及尿路梗阻,细菌经损伤组织间隙进入血液引起尿源性菌血症和败血症。 3.肾、输尿管绞痛 (1)碎石后排石过程中结石在肾盂出口及输尿管任何部位停留都可引起肾盂引流尿液不畅,导致肾盂压力升高,引起疼痛。 (2)碎石颗粒在输尿管内急性梗阻,可机械性刺激输尿管,致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引起输尿管绞痛。 注意事项: 1.对治疗前尿中有白细胞增多、有明显感染史,结石大、治疗后有引起尿路梗阻可能或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加重。 2.治疗1~2周后复查B超或腹部X线平片,了解排石情况及残石的数量与部位,决定是否继续碎石或手术治疗。 3.需再次碎石者,肾结石相隔时间不小于2周;输尿管、膀胱结石不小于1周。 术后护理: 1.饮水 术后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促使结石排出。一般饮水量为2500~3000ml。 2.运动 (1)肾结石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3天,少活动,多饮水。 (2)输尿管结石术后,宜多做垂直活动,如跳绳、跑步等活动。运动宜在喝排石中药或饮水后20~30分钟后进行。

吴玉伟 2020-03-27阅读量1.1万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病因   高血压和主动脉中层疾病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因素。  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夹层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占70%~80%,高血压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导致夹层形成。但在各型夹层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不同,以Ⅰ、Ⅲ型合并高血压者更为常见,Ⅱ型最少伴有高血压。  2。结缔组织疾病 马方综合征患者,因结缔组织病变,主动脉壁变薄易于受损,可较早促使升主动脉夹层发生,约占主动脉夹层的1/4,仅次于高血压。此外,Ehlers-Donlas综合征表现为中层囊性坏死,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组织丧失,瘢痕和纤维化等。Erdheim中层坏死或Behet病引起主动脉夹层者,偶有报道。  3。妊娠 40岁以下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半数见于孕妇,并且常在妊娠7~9个月发病,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动脉中层坏死有关。   4。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所继发的高血压,或者主动脉瓣二瓣化,前者发生率为2%,后者为9%~13%。   5。损伤 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峡部局部撕裂,据报道,约14%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重体力运动有关,如身体突然用力屈伸、回转等,左心导管或行体外循环插管技术,以及主动脉阻断等医源性损伤,也可导致夹层发病。  6。罕见原因 梅毒、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偶可致主动脉夹层。有些药物或食物对结缔组织具有毒性作用,如甜豆中含有氨基乙基氰化物等,可使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可卡因滥用会导致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急剧升高,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剧增从而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   临 床 表 现  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程度,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有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向外破溃并发症等。按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为急性;2周至2个月属亚急性;超过2个月为慢性。国外报道,男性多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3∶1(有的病例组高达7∶1),发病年龄为13~87岁,平均59岁。各型平均年龄不同,以Ⅱ型发病年龄最轻,为38岁,Ⅲ型48岁,Ⅰ型52岁,后两型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  1.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主要和突出的表现。约90%的患者有突发性胸或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放射到背部,特别在肩胛间区沿夹层发展方向引起胸、腹部和下肢疼痛,疼痛部位有助于判定病变位置。A型夹层可引起前胸和肩胛间区剧痛,有时可放射到颈、喉、下颌,夹层扩大压迫右冠状动脉时易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型夹层表现为前胸和后背剧痛,说明夹层广泛,若疼痛向下波及腰背部或下肢,则反映夹层在向下发展;如夹层破入主动脉内,疼痛可以减轻。本病常伴有一个安静期或潜伏期,因夹层进展或破裂,疼痛可能再发作或突然死亡。 约1/3~1/2的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神志改变等休克样的表现。5%~10%的患者会发生晕厥,这常常表明发生心脏压塞或头臂血管受累。 少数夹层患者无疼痛,如马方综合征或行激素治疗者,以及其他极少数病例,称为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值得引起注意。  2.心脏表现 约半数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A型主动脉夹层严重的并发症,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难、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如股动脉杂音(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Quincke征)、点头征(Musset征)和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等。  3.高血压 95%以上的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可能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累释放儿茶酚胺,或肾动脉阻塞引起肾缺血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可出现心脏压塞、血胸或冠状动脉供血受阻等,引起心肌梗死时可出现低血压。   4.脏器或肢体缺血表现 (1)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当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受累阻塞或肋间动脉腰动脉阻塞时,可出现偏瘫或截瘫等定位体征,也可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而无定位体征,多为一过性。患者可因弓部病变压迫左侧喉返神经出现声嘶,约40%的患者具有此种表现。 (2)四肢缺血症状:肢体动脉供血受累时,可有肢体急性疼痛,夹层累及腹主动脉或髂动脉,可表现为急性下肢缺血,易误诊为下肢动脉急性阻塞。体检常有脉搏减弱甚至消失,肢体发凉、发绀等表现。 (3)肾脏缺血:肾动脉供血受累时,可出现少尿、血尿,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4)肠缺血: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可引起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等肠梗阻症状。黄疸和转氨酶升高是腹腔干受累使肝缺血的表现。  5.破裂症状 主动脉夹层可破入心包腔、左侧胸膜腔,引起心脏压塞或胸腔积血;也可破入食管、气管内或腹腔,出现休克、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呕血、咯血等表现。心脏压塞时,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和心音遥远,以及双侧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升高、奇脉等体征;血胸时,患者肋间隙饱满,叩诊呈实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胸膜腔穿刺抽出血液等。

秦金保 2018-05-01阅读量1.1万

关于头痛,你需要了解的在这里

病请描述:  这里是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华荣主任医师在线健康咨询平台,为您提供检验报告分析,疾病科普宣教,专家门诊预约及诊疗绿色通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华荣主任医师"微信公众号。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头痛的经历。35岁的王女士自从来到广州工作,反复头痛7年,一年前产下二胎,头痛更加频繁,这令她苦恼不已。前往医院做了一番检查无异常后,王女士拿到四五种西药,犹豫着要不要遵医嘱服用。有这种经历的朋友并不少见,那么关于头痛,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呢?  问题一 什么样的头痛需要高度警惕?  凡是突发的剧烈头痛,伴有呕吐及视物模糊、重影等视觉异常,都需立即就医。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表现为可自觉视物异常)是颅内肿瘤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特异性表现,须立即引起您的重视。  脑肿瘤方面的头痛,或有视野缺损伴有激素水平异常;或有听力下降伴耳鸣;或声音嘶哑,走路不稳。脑肿瘤继发头痛通常在清晨较严重。除此以外,有癫痫病史的朋友,还需警惕头痛可能是该病复发的前兆。  许多朋友最担心自己的头痛是脑肿瘤的表现。大部分脑肿瘤确实都有一定程度头痛。但临床上还是以原发性头痛(原因未明的头痛)最为多见。研究表明,如果对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的各种头痛患者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引起头痛的可治疗疾病的可能性只有2.4%。脑肿瘤引起的头痛还是少数,切勿给自己徒增心理负担。  问题二 头痛需要看哪些专科?  俗话说,头痛医头。头痛诊疗的第一站是神经内科,一般情况神经内科大夫能够对您的病情有全方面的认识。但当脑部检查(如CT或核磁共振)未见异常后,头痛还有可能是以下方面引起的: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头痛可能是由于近期血压控制不佳引起(血压波动大也是诱因之一,可能与更换降压药有关);慢性鼻炎患者近期发作,带有面部胀痛及鼻流黄色或绿色脓涕,可能是所谓窦性头痛,需要解决鼻炎问题;还有所谓颈源性头痛,痛处偏于颈项,需要重视颈椎病的诊断。因此头痛有时也需要心血管科、五官科及骨科方面的帮助。  问题三 各种检查无异常,头痛该怎么办?  实际上,大多数人如王女士一样患上的是原发性头痛。需要就诊且较常见的为其中的偏头痛,这类头痛位置为单侧,有搏动感,发作时可能有恶心呕吐,伴有畏光畏声,劳累后诱发加重的特点。说到病因,偏头痛有近一半的患者有家族发病的倾向,而针对偏头痛血管和神经两大病因学说,急性发作主要以麦角胺制剂及曲坦类药物为主。预防复发配合西比灵及抗抑郁、抗癫痫药物。  问题四 服药及平时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过度服用止痛药物(如曲坦类)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让您出现反弹性头痛,所以不遵医嘱滥用止痛药可能得不偿失。用药中,有些需要监测肝肾功能的药物,如抗抑郁、抗癫痫药;有些加重哮喘风险的,如心得安等,需要遵循医生建议。尽量避免高酪胺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及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结语:目前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确实许多不规范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的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到了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也无时不刻在体会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优势所在。中医药是偏头痛治疗的重要手段,广东省中医院头痛专科积累了大量中医辨治头痛病的经验,今后我们将会为您带来头痛的中医方面的认识。                                                                          (华荣主任医师健康团队)

华荣 2017-12-05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