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创伤 > 内容

创伤内容

什么是血管肉瘤?

病请描述: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血管肉瘤通常发生在四肢、躯干和头颈部位,但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部位。本文将介绍血管肉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病因 血管肉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有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这些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会遗传血管肉瘤的易感基因,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2.放射线: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会增加患血管肉瘤的风险。 3.慢性创伤:长期的慢性创伤可能会导致血管肉瘤的发生。 4.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会增加患血管肉瘤的风险。 症状 血管肉瘤的症状因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变部位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肿块:血管肉瘤通常表现为一个肿块或肿瘤,通常是疼痛和肿胀。 2.疼痛:血管肉瘤通常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在运动或压迫时。 3.活动受限:血管肉瘤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肿瘤位于四肢的情况下。 4.皮肤变化:血管肉瘤可能会导致皮肤变化,如红斑、水肿和溃疡。 5.其他症状:血管肉瘤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发热、疲劳和体重下降。 诊断 血管肉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种检查和测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肿块和其他症状。 2.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X射线、CT扫描、MRI或超声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3.活检:医生可能会进行活检,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4.血液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以确定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是否正常。 治疗 血管肉瘤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种方法的组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手术:手术是治疗血管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并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位。 2.放疗:放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并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位。 3.化疗:化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并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位。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蛋白质进行治疗,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总结 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血管肉瘤通常发生在四肢、躯干和头颈部位,但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部位。血管肉瘤的症状因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变部位而异。血管肉瘤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种方法的组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血管肉瘤,请及时就医。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 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主治医师 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4-11阅读量917

2023陆家嘴东方结直肠肛门...

病请描述: 三月花开,春暖浦江。2023年03月25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共同主办的“2023陆家嘴东方结直肠肛门外科论坛暨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5楼会议室召开。本次大会诚邀浦江两岸众多结直肠外科专家教授参加,共同探讨专业领域内的焦点问题,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大会主席,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致开幕词 第一版块结直肠手术进展 主持专家 本单元邀请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蒋小华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韩江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李刚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飖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浦东新区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赵滨教授就《肠癌肝转移治疗最新进展》作专题报告,从手术方案、转化治疗、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新进展情况。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就《3D腹腔镜低位保肛的临床经验》作精彩演讲,傅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与手术视频分享,充分展示3D腹腔镜在直肠癌低位保肛中的应用优势。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王颢教授以《右半结肠癌伴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诊治经验分享》为题作了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区域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与方法。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鲁兵教授针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ELAPE手术盆底腹膜重建方法及经验分享》作专题报告,就盆底腹膜重建方法技巧的难点及重点分享了经验与心得。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临床学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王永兵教授就《消化道压力检查的进展》作学术报告,就消化道压力检查的各种方法与指标解读做了详细阐述。 第二版块肛肠疾患精准治疗 主持专家 本单元邀请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公利医院李军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项洪刚教授、上海市浦东医院王廷峰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李志红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普外科行政主任崔喆教授对《PSP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分享了手术经验与心得,通过手术视频展示了PSPR在老年直肠脱垂或造口脱垂患者中的应用优势。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肛肠外科邓业巍教授就《CD肛痿的诊断与治疗策略》进行专题讲座,就克罗恩合并肛瘘的外科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目前进展情况做了详细阐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振宜教授就《法国慢性盆底痛多学科研究进展》作精彩报告,从盆底疼痛的病因出发,详细介绍了针对缓解盆底疼痛的治疗方法。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周主青教授就《局部晚期直肠癌3D腹腔镜联合脏器切除术》进行经验分享,就晚期直肠癌手术治疗策略及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技巧作了精彩报告。 第三版块奥林巴斯结直肠手术直播 主持专家 本单元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崔喆教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赵滨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王振宜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王颢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1►直肠、乙状结肠双原发癌+自体血标记定位 直肠、乙状结肠双原发癌+自体血标记定位 (术者:傅传刚、周主青教授团队) 傅传刚、周主青教授团队为一例直肠、乙状结肠双原发癌患者现场演示了3D腹腔镜下无切口扩大直肠前切除术,展示了结直肠癌最前沿的微创手术理念及规范的术中操作技巧。术前傅传刚教授对该患者进行了肠镜下自体血精准定位,显著减少了术中探查病灶定位的时间,对手术切除范围也提供了有效保障。术者就多原发结直肠癌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的选择同点评嘉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此次手术采用了腹腔镜下无切口扩大直肠前切除术(NOSES),充分展示极致微创理念。患者一般术后第二天就能够下床活动,既可以促进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又能有效避免因卧床产生相关并发症。 2►3D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3D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肝转移瘤切除术 (术者:傅传刚、鲁兵教授团队) 傅传刚教授团队为一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癌(齿线上4cm)伴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肝脏多发转移患者进行3D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肝转移瘤切除术,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保肛手术方式、手术远切缘的精确判断、突破盆腔狭小空间的限制、肝转移瘤一期切除的适应症等主要难点与研究热点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3►混合痔内痔套扎术 混合痔内痔套扎术+外痔切除术 (术者:傅传刚、邓业巍教授团队) 邓业巍教授团队用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手术实例向广大同道展示了如何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从而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现场演示为一位混合痔患者进行了内痔套扎术+外痔切除术,同时就肛门良性疾病的诊治经验做了讲解,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讨论嘉宾 讨论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高玮教授、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吴金秀教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吴德俊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朱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姚礼教授、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马大喜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杜涛教授 整个会议历时一天,超万余次网络直播点击量,本次会议是一次简短、高效、既有高度又有广度的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学术盛会。无论是学术报告,还是手术演示,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和网络平台上的点赞之声。通过本次会议,既促进了学术交流、结识了各方朋友,又彰显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肛肠外科在专业领域内的厚重实力和发展前景!

傅传刚 2023-03-30阅读量4562

面肌痉挛微创手术效果立竿见影

病请描述: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肌肉抽搐。 面肌痉挛的病因是面神经被脑血管压迫而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由于一侧面神经只支配一侧面部表情肌,所以面肌痉挛症状严格限制在一侧面部,另一侧毫无影响。根据这一点可以区别其它原因引起的面部不自主运动。例如,有些人长期盯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或者青少年看书时间太长,导致眼部肌肉疲劳,就容易出现两侧眼睑不自主抽动,这种情况只要休息好了就可以改善。 黄先生是南京江宁人,从事办公室工作,两年前他注意到右眼下眼睑经常不自主抽动,对办公颇有影响,休息了几个月也不见好转,反而逐渐扩展到右侧面颊部、嘴角,一旦抽动起来就像扮鬼脸一样,非常尴尬。后来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只要和人说话几乎一定会出现面肌抽搐,在紧张、情绪激动时尤其严重,简直没法社交;而安静休息时也会发作,只有睡着了才消停。 通过朋友介绍,黄先生了解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团队擅长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郑主任是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诊治中心的核心专家之一,在颅神经诊治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技术论文和专著,曾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因此黄先生来到江宁医院就诊,并于今年2月住院治疗。 郑学胜团队根据术前磁共振检查,初步判定是小脑前下动脉压迫右侧面神经根III区所导致,这是面肌痉挛中常见的类型。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3月3日,郑学胜团队予以右侧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非常顺利,郑主任充分显露面神经根全程,果然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呈袢状压迫右侧面神经根III区,于是通过垫入Teflon垫片,使小脑前下动脉移位,不再与面神经根压迫部位接触,成功地解除压迫;此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异常肌电反应AMR即刻消失,提示电生理异常已解除。术后患者面肌痉挛症状即刻完全缓解,黄先生和家属都非常开心。 术中抬起责任血管小脑前下动脉(AICA),充分显露面神经根III区压迫点(绿色箭头) 通过垫片使责任血管移位,离开面神经压迫点 郑主任介绍,面肌痉挛没有什么特效药物,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直接针对病因的微创治疗方法,手术在显微镜下实施,并且全程在术中电生理监测下完成,安全程度高,创伤小,手术治愈率达到90%以上。显微血管减压的手术技巧,包括有血管移位、神经隔离、血管悬吊、尾侧逐级减压等多种方法,对于各种减压技术郑学胜团队都有丰富的手术经验。 根据郑学胜团队介绍,面肌痉挛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面神经被长期卡压,容易变性,即使充分减压以后,面神经的高兴奋状态也不能马上改善,所以这部分患者手术后有一个延迟缓解的现象,也就是手术后早期仍有一点轻微抽搐,需要休养一年左右才完全缓解,虽然最终结果是好的,但患者术后仍难免焦虑。所以如果确诊面肌痉挛,还是早点治疗比较好,因为面肌痉挛不能自愈,应早点治疗争取即刻完全缓解。

郑学胜 2023-03-15阅读量1945

创伤/手术后慢性痛05&md...

病请描述:       疝(hernia)是指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多发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腹内疝是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而形成,如网膜孔疝。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下腹壁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常见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2.腹内压力增高)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沟疝的85-95%,男女比例约15:1。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严重便秘、腹水等腹内压增高情况,或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应先于以处理,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 手术方式常见下述三种: 1.      传统的疝修补术: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贯穿缝扎或荷包缝合)、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壁。(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易有牵扯/疼痛感) 2.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高分子材料网片修补。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有点。(高分子修补材料属于异物,有潜在免疫排异,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腹部钝痛/牵张不适,偶有渐进性加重)。 3.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视野清晰,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更易发现复合疝、隐匿疝。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因使用了腔镜,和其它腔镜手术一样,腔镜切口因多角度视野探查,偶有顿挫伤,部分患者可出现和其它腔镜术后一样的腔镜切口的疤痕痛。)      另外,患者疤痕体质,自身免疫亢进,焦虑抑郁等,也会提高疝修补术后慢性痛的发病概率。 附注:疝气术后慢性痛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 目录的z种的诊断分级中,分属于慢性手术/创伤后疼痛(二级分类),中的慢性手术后疼痛(三级分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慢性手术后疼痛包括以下四级分类:      a.截肢(指/趾)后慢性痛      b.脊柱术后慢性疼痛      c.开胸术后慢性疼痛     d.乳腺术后慢性疼痛     e.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     f.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     g.关节成型术后慢性疼痛    (内容参考:《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参考文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文献:国际疼痛学会对世界卫生组织ICD-11慢性痛分类的修订与系统化分类 2019,25(5):323-330)

王华 2023-02-25阅读量2031

创伤/手术后慢性痛03&md...

病请描述:      我们在前期科普贴创伤/手术后慢性痛01中介绍了创伤/手术后慢性痛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中的诊断分级(二级诊断),及其在疼痛学科慢性痛疾病中的病种归属。在创伤/手术后慢性痛02中,对引起关节成型术后慢性疼痛(四级诊断)的常见手术术式,疼痛的可能病因和疼痛科常用治疗方法做了介绍。      本期内容,我们介绍一下膝关节术后并发症中,对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起居影响较大的一种并发症--膝关节僵硬。易出现膝关节术后僵硬的手术主要包括膝关节成型术和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两种手术的适应症是有很大区别的:       膝关节成型术也称膝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是老年患者的骨性关节炎,其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的晚期。 附注:一般就是严重的膝关节炎,伴剧烈疼痛、膝关节不稳或畸形,日常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显著的老年患者。各种无菌性的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少数创伤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失败的骨性关节炎、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骨软骨坏死这些疾病。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是车祸骨折后,用钢板等内固定体(必要时使用外固定支架)恢复骨骼连续性,逐步康复下肢功能。但膝关节结构复杂,且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术中要兼顾多维力学方向的应力强度和活动度需求,一般内固定物使用量较大,植入物较多,术后康复难度较高,所以出现术后慢性痛和膝关节活动不良的概率较普通的长骨干骨折要高。 附注: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疼痛和活动度恢复不良的可能原因分析如下:a.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植入体用量较大,对生理结构自然愈合干扰较大。b.外伤骨折后(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后),常有多个关节周围滑囊损伤,破坏了关节原有的润滑体系。c.关节面骨折破环关节软骨面和原有的应力架构。d.创伤炎症修复过程中,出血—水肿—变性—坏死—机化等,使得关节内固定术后恢复受诸多因素影像。e .部分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有可能对内固定“异物”过反应,f. 患者术后肌肉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也是重要影像因素。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疼痛/僵硬的临床表现:常见膝关节活动度僵硬(常为屈曲为15°±5°之间),表现为主动屈曲/伸直严重受限,被动屈曲/伸直康复锻炼时有撕裂样疼痛。     传统治疗方案:骨科手术切开松解,但因多次手术创伤,疤痕增生活跃,易术后再粘连。     疼痛科治疗方式:术后一年以内患者,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针液压松解粘连结构,无手术切口,在遵循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局部使用药物可预防炎症再粘连。术后一年以上患者,须面诊查体后,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王华 2023-02-24阅读量3359

胆囊内瘘如何治疗?02

病请描述:3、诊断 腹部超声因其安全、简便、无创、经济,临床上常作为首选。超声检查通常可提示胆囊萎缩,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轮廓模糊,胆囊内胆汁暗区消失,胆道积气等胆囊内瘘的间接征象。CT及MRCP也是常见的辅助检查,在放射学上若表现为部分或全部肠道梗阻、胆道积气、肠道内阳性胆石,则亦可诊断胆囊内瘘。ERCP和胃镜检查若发现胃十二指肠壁上有异常开口且伴有胆汁样分泌物溢出可以术前确诊,但为有创操作。目前,绝大多数胆囊内瘘仍为术中确诊。因胆囊内瘘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即使有许多辅助检查,漏诊、误诊率仍高,术前诊断仍困难。对于既往明确胆囊结石,突然出现如下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胆囊内瘘: 3.1胆囊结石颈部嵌顿,但辅助检查提示胆囊萎缩; 3.2胆道感染急性发作过程中原有症状及体征突然缓解; 3.3既往胆囊结石病史且结石巨大,如当直径>1.5cm,但此次检查提示结石消失; 3.4病程中反复出现腹泻或营养不良,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为著; 3.5既往无腹部手术史但突然出现急性肠梗阻; 3.6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出现黄疸或反复出现胆管炎症状; 3.7反复出现胆道感染症状且伴不伴胆道出血; 3.8反复呕吐胆汁样物质或宿食,可伴有咖啡色样物质。 4、治疗 胆囊内瘘病程长,很少能自愈,且随着病情进展容易发生癌变,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胆囊内瘘的病因、瘘口的位置及大小、患者手术耐受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1手术原则 去除原发病灶,中断瘘管,关闭瘘口,解除消化道梗阻,充分引流,根据术中胆管情况决定是否行胆总管探查及放置T管。当术中探查怀疑有癌变时应行术中冰冻活组织检查,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式。 4.1开腹手术:手术中尽量完整切除胆囊,但因胆囊内瘘患者腹腔内大多黏连严重,若术中 考虑完全切除有困难时,可行胆囊部分切除术,并将部分胆囊组织或大网膜修补瘘口,胆囊残留黏膜可灼烧后旷置于腹腔内。 4.2目前,腹腔镜技术的大力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不是胆囊内瘘的禁忌症。腹腔镜下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胆囊内瘘的一种发展趋势。 5、小结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同时结合超声、内镜、CT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胆囊内瘘的术前诊断率。术中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以及围术期对并发症的防治在胆囊内瘘的诊疗过程中尤为重要。目前治疗胆囊内瘘的主要方式为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胆囊内瘘的一种趋势。对于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如若能在行ERCP或胃镜诊断胆囊内瘘的同时进行一些治疗,可为患者带来更大受益。 本文选自:叶楠等胆囊内瘘39例的诊治分析。

赵刚 2022-12-25阅读量1357

小孩打呼噜怎么办

病请描述:小孩打呼噜的原因比较多,可能与不良睡姿、鼻炎、腺样体肥大、喉软骨发育不良等疾病有关。 小孩打呼噜如何处理 要根据引起打呼噜的原因,针对性处理。 1.生理性原因:多是由于小孩精力消耗过度,身体过度疲劳,这种情况下可以引起打呼噜,一般无需处理。 2.病理性原因:可以是急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其中腺样体肥大比较常见。 ①如果小孩打呼噜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考虑是急性扁桃体炎。肿胀的扁桃体使咽腔变得狭窄,所以出现打呼的情况。若是细菌感染引起,可以使用抗生素,若是病毒感染引起,可以抗病毒治疗,随着炎症消失,打呼噜自然会停止。 ②腺样体肥大:除打呼噜外,一般会有张口呼吸,还会出现腺样体面容(嘴唇增厚、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硬腭高),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可以进行腺样体摘除术来解决打呼噜的问题。 仁树医疗耳鼻喉科汪彬哲医生提醒:如果小孩经常出现打呼噜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去耳鼻喉科进行检查,查明原因之后及时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还太小,现在能手术吗? 对此,家长们大可放心。 如果孩子鼾症严重,气道阻塞及低氧血症明显,无其他手术禁忌证时,是可以手术的。 现在,医院采用内镜微创手术的方法切除腺样体,创伤小,效果也好。也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出血少,比较安全。对一些特殊病因导致的气道阻塞病例,更小的年龄都可以进行手术。 腺样体手术后,免疫功能会下降吗? 不会。 腺样体属于咽部淋巴环。3岁以上,咽部淋巴环发育完善以后,手术后不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短期一个月内会有所下降,一个月后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微医健康 2022-12-01阅读量3385

2022—第七届...

病请描述: 11月26日,上海东方陆家嘴国际肛肠外科周暨百年东方院庆学术系列之肛肠外科周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消化道外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学员代表汇聚云端,构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交流舞台,就相关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学术讨论,分享经验体会。 开幕式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院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汪建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致开幕辞,并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分为4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结直肠癌手术的进展;美敦力卫星会;第二单元:结直肠恶性肿瘤;第三单元:结直肠肛门良性病;第四单元:第六届Medtronic“东方琅琊榜”结直肠肛门手术视频大赛总决赛 本次大会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肛肠外科李雪冬医生主持。 第一版块结直肠手术紧张 本单元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北院副院长赵任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建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主任徐烨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分享了“NOSES道中道”。作为微创新术式的NOSES,在结直肠手术治疗领域内广泛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王教授总结了NOSES的发展历程,展望将来在更广阔的医疗领域内更多医者发挥此技术的优势。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分享了“3D腹腔镜在巨大骶前肿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傅教授总结了3D腹腔镜接近自然的景深感以及良好的视野宽度的优点,使得腔镜操作更加精细精准,在以往难度极大的巨大骶前囊肿手术中发挥了巨大优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作了“结肠癌临研究验分享”。许教授分享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肠癌多项临床研究的进展及成果,给在结直肠治疗领域内拟开展相关研究诸多学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康亮教授介绍了“taTME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康教授以精湛的手术技巧展示了taTME手术的操作要点,同时就如何避免手术创伤以及手术并发症处理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Medtronic美敦力卫星会 本单元邀请了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致开幕词。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主青教授分享了“局部晚期3D腔镜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周教授回顾了直肠癌手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晚期结直肠癌联合盆腔脏器切除的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与经验,就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外科手术方法与经验。 第二版块结直肠恶性肿瘤 本单元邀请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袁维堂教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徐忠法教授、吉林省中日联谊医院房学东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军红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胡志前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上原圭教授作了“多脏器联合切除要点及技巧 ”。上原教授阐述了多脏器联合切除的手术指征及术中操作要点,就晚期肠癌多脏器联合切除的手术方法向中国学者分享了日本同道的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黄俊教授分享了“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和临床特征 ”。黄教授从分子分型微观领域介绍了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要点,结合临床特点,使得结直肠癌的诊断更加精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路鲁兵教授介绍了“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APR手术盆底重建的方法和优势”。直肠癌APR术后盆底如何重建一直是临床探讨的焦点问题,鲁教授分享了多种盆底重建的外科手术技巧,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窦若虚教授分享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窦教授总结了LARS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关于LARS的研究,总结了相关治疗经验,给临床治疗LARS开辟了新的思路。 美国结直肠疾病杂志(DCR)主编Susan Galandiuk教授分享了“10 things to make your paper more likely to be published/论文投稿的10个技巧”。 第三版块结直肠肛门良性病 本单元邀请了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陶晓刚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汪庆明教授、延安大学附属西安大兴医院陈文平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林国乐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徐美东教授介绍了“内镜经结肠阑尾切除术(TEA)---新NOTES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徐教授从内镜微创手术角度介绍了内镜下阑尾切除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新内镜治疗技术,这是内镜手段对于外科疾病治疗领域新的探索,给结直肠疾病的内镜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教授介绍了“ 直肠阴道瘘的治疗选择 ”。直肠阴道瘘在临床上较常见,同时也是较棘手的外科问题。任教授分享了中山六院对于直肠阴道瘘治疗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邓业巍教授介绍了“直肠粘膜内脱垂诊断与治疗 ”。邓教授就直肠脱垂的多种外科治疗方法做了回顾与总结,分享了对于老年人直肠脱垂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吕桂芬教授介绍了“袢式造口远端灌洗的临床应用 ”。吕教授就造口并发症做了简要介绍,对于袢式造口远端灌洗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做了详细阐述,给造口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主任王琛教授介绍了“改良闭合式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 ”。王教授对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特点及目前手术方法做了总结,介绍了改良闭合式痔切除术这一新术式的临床开展效果。 第四版块第六届Medtronic“东方琅琊榜”结直肠肛门手术视频大赛 总决赛 本单元邀请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鲁兵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崔滨滨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宋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爱国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刁德昌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邵万金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尹同川医生分享了“直肠脱垂Altemeier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陶晓春医生分享了“视频辅助治疗超长经括约肌型肛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高玮医生分享了“腹腔镜根治性横结肠切除术”。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关军民医生分享了“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林劲松医生分享了“腹腔镜辅助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钟文进医生分享了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彬医生分享了“多功能ICG荧光导航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陈建新医生分享了“三维可视化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李佑医生分享了“经脐单孔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N06LN弓内清扫)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梅世文医生分享了“荧光标记腹部无辅助切口联合肠镜经肛门拖出标本的腹腔镜降结肠癌根治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吴炯医生分享了“骶尾部藏毛窦激光消融术 ”。 专家点评 本次决赛邀请的评审专家可谓大咖云集,由傅传刚、钟鸣、王贵英、彭健、蒋小华、李德川、戴勇、周主青、江波、白雪峰、钱群、项建斌、燕速、叶凯、路明、严东旺、渠浩、杨盈赤、赵高平、丁培荣、邓业巍、崔荣教授来为决赛选手进行评审打分。 “东方琅琊榜”总决赛颁奖仪式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确定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奖人选。 特等奖 最终荣获第六届MEDTRONIC“东方琅琊榜”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视频大赛特等奖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彬医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陶晓春医生,他们用精湛的手术技巧、精致的视频演示打动了在场评委。由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傅传刚教授宣布获得特等奖名单。 一等奖 最终荣获第六届MEDTRONIC“东方琅琊榜”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的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钟文进医生、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尹同川医生。由钟鸣教授宣布获得一等奖名单。 二等奖 最终荣获第六届MEDTRONIC“东方琅琊榜”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二等奖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高玮医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李佑医生。由燕速教授宣布获得二等奖名单。 三等奖 最终荣获第六届MEDTRONIC“东方琅琊榜”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的是福建省南安医院林经松医生、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陈建新医生、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关军民医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吴炯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梅世文医生。由陆爱国刚教授宣布获得三等奖名单。 赛后由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傅传刚教授对此次大赛进行了总结,诸位专家表示了对此次大赛的认可和支持,对获奖选手表示了祝贺。手术视频大赛即将落幕,而永不落幕的是医者对于医术的精益求精,对于技艺的不断攀高,对于患者的尽善尽美。 11月27日手术演示直播 11月27日,2022上海东方陆家嘴国际肛肠外科周手术直播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顺利举行。邀请了来自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傅传刚教授、徐美东教授、鲁兵教授、周主青教授和邓业巍教授进行手术演示。 第一单元奥林巴斯结直肠手术直播 手术演示 本单元邀请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贵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韦烨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杨春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心翔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汤坚强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NOSES) (术者:傅传刚、周主青教授团队) 傅传刚、周主青教授团队为一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位于齿线上3cm)进行3D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腹部无切口保肛NOSES手术(NOSES IV式),术中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适应症与禁忌症、保肛手术方式、手术切缘观念革新和括约肌游离技巧等问题进行解答,就术中无菌无瘤原则、标本取出方式、团队配合等热点问题与主持嘉宾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超低位保肛手术的难点应对以及不同保肛术式的优缺点。 3D腹腔镜下根治直肠前切除术(自体血定位+NOSES) (术者:傅传刚、杨飖教授团队) 傅传刚、杨飖教授团队为一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ESD术后的癌患者进行3D腹腔镜无切口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NOSES IV式),患者由于术前病灶已行ESD切除,傅教授术前对手术病灶进行了肠镜下直肠病灶自体血标记。术中傅教授就直肠微小病灶是选择术中肠镜定位抑或术前定位分享了自己的独到经验,同时对自体血标记的时间、方法、部位做了详细讲解。整个手术过程流畅,仅历时1个小时,充分展示了NOSES手术技巧。 第二单元结直肠肛门手术直播 手术演示 本单元邀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韩方海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杨柏霖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立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冯波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锋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3D腹腔镜巨大骶前肿瘤切除术 (术者:傅传刚、鲁兵教授团队) 傅传刚、鲁兵教授团队为一例巨大骶前囊肿患者进行3D腹腔镜下巨大骶前肿瘤切除术,傅教授术中对骶前囊肿的发病及其生理特点、骶前解剖结构、手术入路等做了充分讲解,术中与点评专家就骶前囊肿切除术中如何预防重要脏器及组织副损伤、预防和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做了交流沟通。 肠镜下直肠肿瘤ESD术 (术者:徐美东、张海斌教授团队) 徐美东、张海斌教授团队为一名直肠LST患者行直肠肿瘤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手术(ESD)。张教授仔细讲解了直肠肿瘤内镜下的判断方法,并逐一演示了从黏膜下注射、黏膜下剥离、手术创面止血等具体手术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流畅,操作精细,展示了东方医院内镜中心的实力与水平。 重度环形混合痔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 (术者:邓业巍教授团队) 邓业巍教授团队现场演示为一位重度环形混合痔患者进行了PPH手术,术中对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荷包缝合的技巧、吻合口出血的应对、术后并发症管理及其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进行了个人经验的分享。 复杂性肛痿括约肌间痿管结扎术(LIFT) (术者:邓业巍教授团队) 邓业巍教授为一名高位复杂肛瘘患者进行了复杂性肛痿括约肌间痿管结扎术(LIFT)。高位肛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处理方式也有多种。邓教授就术中对肛瘘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窦道处理、挂线治疗及术后伤口护理进行了个人经验的分享。 会议最后,肛肠外科副主任鲁兵教授对大会总结。 本次学术会议虽历时二天,但却是一次简短、高效、精彩的术盛会,共70余位专家参与,是专业性、创新性同时极具权威性的结直肠肛门学术大会,同时也是在抗击疫情大背景下业内同道共同参与的互联网线上教学和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大会延续了陆家嘴国际肛肠外科周品牌会议的学术影响力,通过这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既展现中国结直肠肛门外科的风采,又与国外同道进行了友好的互动交流,为积极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努力。

傅传刚 2022-11-28阅读量7212

肝素为什么适用于复发性流产和...

病请描述:      低分子肝素本身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主要作用于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但是我们在这些年关于复发性流产、免疫性不良妊娠这一类话题中,肝素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为什么一种抗凝血药物会广泛用于这类患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呢?      实际上,低分子肝素用于这类人群是有其根据的,首先我们来看,用肝素的患者主要是哪类人群?第一类、妊娠期和产褥期常规抗凝      妊娠期自身的DVT风险因素包括:胎儿压迫子宫、妊娠期雌孕激素的作用、下肢肢端静脉血流减少、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凝血系统激活、抗凝作用降低 、妊娠和产褥期卧床时间长,增加的DVT风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高龄产妇(年龄≥35岁)、肥胖(体质指数BMI大于30)、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子痫前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羊水过少、多产、产后感染、输血、产后止血药、产后出血等,这些孕产妇在妊娠期进行抗凝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1-2]第二类、抗磷脂综合征(获得性易栓症)       APS是由体内多种抗磷脂成分与磷脂结合蛋白的抗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易栓症。它的两大表现: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其他表现有: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心瓣膜赘生物及舞蹈症等。它有哪些伤害呢?伴有抗磷脂抗体(APL/APA)持续高效价阳性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PL可通过β2-GP-Ⅰ和/或LA结合到靶向的磷脂分子,损伤血管内皮,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组织的血供障碍,进而导致靶器官的各种损坏。APS累及子宫时,主要表现为孕期胎盘血管血栓形成,胎盘梗塞、胎盘血供不足、宫内缺氧、胎儿心率异常、羊水过少、早产或流产。[3]第三类、血栓前状态(也叫易栓症、分为获得性、遗传性)      易栓症的病因较多,外因如麻醉和外科手术、创伤、雌激素治疗、空中旅行、静脉注射或插管、吸烟;内因包括先天性的影响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缺陷、蛋白C/蛋白S缺陷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活化蛋白C抵抗/蛋白C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获得性的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肥胖、妊娠、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合并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外诱因,是血栓形成的直接原因。低分子肝素会广泛应用于以上病症中。      在不孕不育发生率逐年走高的当今,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不仅是是孕妈咪的幸事、家庭的喜事,更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祝福每个孕妈咪都能有个平安顺利的孕期,即使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必紧张和焦虑,今天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帮助你化险为夷、心想事成!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 56(4): 236-243.2. Bates SM,Middeldorp S, Rodger M, et al.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obstetric-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6; 41(1):92-128.3.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8; 38(9): 701-708.点击此处,进入“抗凝专区”。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5163

肩关节11—冈上...

病请描述:        冈上肌健钙化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僵直的常见原因,好发于40~ 50岁从事轻微劳动的病人。本病可发生在肩袖组织任何部位,约 90 % 发生在冈上肌腱。         冈上肌腱钙化至今病因不清,一般认为是在冈上肌腱退变的基础上,由于局异常钙盐代谢,发生钙盐沉积,形成钙盐性肌腱炎。临床观察发现,肱骨大结节上方1cm冈上肌腱最易发生退行性变,也是最易发生冈上肌钙化的部位。肉眼观察钙化物为白色或淡黄色,泥沙样或牙膏样沉积物。显微镜下可见碎裂的纤维之间有坏死组织和钙盐沉着。位于冈上肌纤维内小而分散的钙化物,可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通常在拍X线片时偶然发现。当钙化物缓慢增大 而造成对肩峰下滑液囊的刺激时,即出现症状 。此时,当上臂外展活动时可因钙化物撞击喙肩穹而引起肩部撞击症。如钙化物直接位于滑囊底面,滑囊被钙化物顶起而发生急性炎症反应,临床上呈急性发病,症状严重 。一旦穿破滑囊 ,由于压力骤减,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亦随之缓解。         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亚急性/急性两种类型。慢性期症状轻微,仅主诉在上臂抬起和内旋时有轻度针刺样感,无肌痉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肩关节过多活动或受到创伤可使症状加剧,呈现亚急性/急性临床表现。病人肩部针刺样疼痛逐渐加剧,有肌痉挛,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呈不同程度萎缩。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少,肩外侧严重疼痛,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前臂,甚至手指 。轻微活动可使疼痛加剧。急性期发病突然,病人肩部持续剧痛,局部红肿,皮温增高,压痛明显 。压痛点主要位于大结节处,肌肉痉挛明显,肩关节外展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由于肩部剧痛影响睡眠和饮食,服止痛片或镇静药均不能达到止痛作用。急性期病程持续 1 ~ 2 周,然后逐渐减轻、消退。但肩部肌肉痉挛 、运动受限仍较明显,需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肩关节功能,且症状可以复发。         辅助检查:在肱骨大结节附近,X线片可见不同类型的钙化阴影,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绒毛型:边缘粗糙不齐,好似卷曲的绒毛,密度深浅不匀 ,沿冈上肌腱长轴分布。2.长条型:边缘整齐,密度高,沿肌腱长轴分布。3.球块型:边缘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高,多分布在冈上肌腱附着部。   内容参考:《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4版,

王华 2022-10-17阅读量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