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乏力 > 内容

乏力内容

痛风体质之一痰湿体质您有没有...

病请描述:      为什么我严格控制饮食,血尿酸仍居高不下呢?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看过来,我们上一次已经讲过,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如果不进行体质调理,就可能出现停药后血尿酸反弹,以及血尿酸居高不下的情况。       今天我给您介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第一种体质类型:       您是不是常常感到乏力,身体沉重不轻松,下肢易水肿?       您是不是头面部易出汗、会不会睡觉流口水?       您有没有大便次数多,不成形?       如果有这些情况,那么您就有可能属于痰湿体质,这类病人往往体型虚胖,懒言少动,平素可能怕冷,手脚凉,舌质淡胖,有齿痕,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失常,从而导致水液代谢异常,停积于体内,水饮痰湿渐生,长此以往则成痰湿之体,机体产生的尿酸无法正常排出,沉积在关节处,形成痛风。所以您即使不吃不喝,体内代谢产生的尿酸,仍然排不出去,日积月累就沉积在体内,造成肝肾损害及心脑血管问题。       中医中药在这方面就有非常大的优势,中医中药调理能使体质状态明显改善,病情稳定,人变轻松不沉重体重也会减轻。

杨宁 2024-02-04阅读量1297

乙流来袭!需要警惕心肌炎

病请描述:近期流感频发,周围不少人陆续「中招」,而流感病毒亦是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病因之一。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最为严重的弥漫性心肌炎,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病死率极高,需要引起重视。本月,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发布,特梳理要点,以飨读者。一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常见病因?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1、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病毒包括腺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近年来,也有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罹患暴发性心肌炎。除了病毒感染外,细菌、螺旋体、真菌、立克次体、原虫、蠕虫和支原体感染也可能致暴发性心肌炎。2、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系统性疾病(乳糜泻、结缔组织病、韦格纳肉芽肿病、川崎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节病、甲状腺毒症)、超敏反应(抗生素、氯氮平、利尿剂、昆虫咬伤、锂、蛇咬伤、破伤风类毒素、美沙拉明)和心脏毒性物质(酒精、蒽环类药物、砷、一氧化碳、儿茶酚胺类药物、可卡因、重金属)。近年来,非感染因素导致的暴发性心肌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二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1、临床表现患者常常起病急骤,有发热、乏力、不思饮食、肌痛、卡他性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前驱症状。此外还有心肌受损表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重要特点,多数患者可出现头昏乏力,甚至黑矇或晕厥;炎症累及心包,可出现胸闷胸痛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左心衰表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汗等)或严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皮肤湿冷、苍白、发绀,甚至意识障碍等)。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出现高敏肌钙蛋白I或T(hs-cTnI/T)或肌钙蛋白I(cTnI)和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显著升高等心肌损伤标志。3、其他检查心电图可出现低电压、广泛导联ST段及T波改变和传导阻滞等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呈现弥漫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左心室长轴应变下降等特征;炎症(细胞)因子可出现显著变化,尤其是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显著上升。4、诊断注意事项拟诊患者需通过冠脉造影排除急性心梗等疾病以临床确诊。应尽早行心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可通过病原微生物检测,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及毒物检测,进一步寻找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三暴发性心肌炎如何治疗?1、床边监测包括心电-血压-氧饱和度和出入量监测、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等。2、急性期患者救治: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1)机械生命支持推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推荐尽早使用IABP,IABP仍然不能纠正或不足以改善循环时立即启动ECMO或直接启用EMCO治疗(I,A)。Impella单用或连用IABP/ECMO可用于循环支持治疗,TandemHeart作为双心室辅助系统可用于循环支持,当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或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时也可考虑右心辅助装置(ImpellaRP)(IIa,C)。(2)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合并器官功能不全,特别是肾功能损伤时,推荐早期使用(IIa,C)。(3)免疫调节治疗①极早使用足够剂量糖皮质激素推荐入院后尽早开始每天3~8mg/kg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连续3~5日后依病情减半,至20~40mg/日维持1~3个月(I,A);②极早静脉使用足够剂量免疫球蛋白推荐入院后尽早开始丙种球蛋白每天10~20g静脉注射,使用3~5日后减半至5~10g持续应用3日,总量约2g/kg(I,A)。(4)抗病毒治疗对于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暴发性心肌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是主要治疗手段,推荐常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2次/日),帕拉米韦可作为替代,连续使用3~5日(IIa,C)。除流感病毒外,大部分抗病毒药物非特异性且疗效不确定,因此暂不作特别推荐。(5)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①血管活性药常用血管活性药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垂体后叶素等,原则上不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使用,仅在不具备机械循环支持条件时短暂使用。推荐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0~65mmHg,尽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极早对患者进行机械循环支持或者转诊(I,A)。②正性肌力药  正性肌力药物(左西孟旦、米力农和西地兰)可降低左心室充盈压来改善左心室功能,提高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撤机率(IIa,C)。此外应谨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IIa,C)。(6)一般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刺激与波动,清淡、易消化且营养饮食,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正压给氧,曲美他嗪等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补充维生素,量出为入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高热时可物理降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建议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7)并发症预防和治疗①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及房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颤等快速心律失常者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立即电复律,无法终止时,推荐尽早使用体外生命支持治疗;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者,可静脉使用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以及快速短效的受体阻滞剂治疗(IIa,C)。心动过缓者首选置入临时起搏器,无条件时可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IIa,C)。急性期发生心动过缓者不推荐置入永久起搏器,急性期发生室速室颤患者不推荐置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ICD)(III,C);仅在全身病情稳定2周以上传导阻滞仍未恢复时,再考虑置入永久起搏器(IIa,C)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时治疗原发病;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DIC先兆;纠正反复心脏骤停、循环不稳定、交感兴奋;尽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垂体后叶素等升血压药物;除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外,推荐立即使用新鲜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或者人工肝等治疗。③  全身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多数患者在病情好转后SCLS也能得到纠正,重症SCLS患者在机械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基础上需加大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用量,补充血浆,使用高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帮助恢复血容量;此外还可考虑抗IL-6单克隆抗体等治疗。④感染部分患者有明显肺淤血表现时,或进行气管插管和血管内介入(IABP或IABP+ECMO)等治疗时,建议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评估如不合并感染,在拔除循环支持系统后停用抗生素。如已发生感染,应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PCT水平、宏基因检测结果针对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应采取「降阶梯」原则,理想状态下应1h内使用,过程中持续动态评估并快速寻找感染源、控制感染病灶以便随时调整治疗策略。无多重耐药性高危患者不推荐联合用抗生素药;病原菌明确、药敏明确时不推荐联合用药;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真菌药

潘凯 2024-01-29阅读量4673

儿童生长激素:神奇的力量,呵...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激素:神奇的力量,呵护健康成长         亲爱的家长们,你是否注意到孩子的身高似乎低于同龄人,或是他们在学业、体育等活动中表现出乏力、容易疲劳等症状?这些都可能与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有关。那么,生长激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对孩子的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         一、生长激素的奇妙作用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它主要负责刺激身体组织生长和发育。简单来说,生长激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的身高增长和身体结构发育的大门。在不同阶段,生长激素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泌,帮助孩子长高、骨骼发育、肌肉增长等。         二、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         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睡眠、运动、饮食等。一般来说,儿童在入睡后生长激素分泌量会增加,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此外,适量的运动也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如跳跃运动、拉伸等。         三、影响生长激素的因素         了解生长激素分泌的规律后,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可能影响其分泌的因素。如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疾病等。如果孩子身高较矮,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那么可能属于遗传因素所致;反之,若孩子存在营养不良或疾病等问题,则需及时就医。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孩子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身材矮小、发育迟缓等问题。这时就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如注射生长激素针剂等。家长们切勿自行给孩子使用此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虽然儿童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但是滥用儿童生长激素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过度使用儿童生长激素可能导致骨骼过度生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问题。此外,滥用儿童生长激素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肝脏和肾脏功能受损等问题。         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除了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我们还需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这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只有这些因素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结:生长激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了解其作用、分泌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也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长发育 2024-01-08阅读量1880

胃癌的中医治疗

病请描述:患者王某,女,75岁,因“胃癌确诊3年余”就诊。2020年9月发现胃癌,行1/4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窦溃疡中分化腺癌,部分粘液癌T4N1MO,化疗8次,末次化疗时间为2022年6月。 2023.10.18患者上腹胀,感燥热、口干,双下肢稍水肿,皮肤干燥瘙痒。胃纳、夜寐可,二便如常。舌苔白腻,边有瘀点,脉数。 2023.11.01患者胃脘部不适较前好转,燥热口感明显好转,双下肢因劳累稍肿,下午尤甚。舌苔白腻,边有瘀点,双寸脉浮数。 2023.11.29患者胃脘不适较前好转,无乏力,发热好转,口干明显好转,胃纳、夜寐可,二便正常。双下肢稍肿较前好转,皮肤瘙痒好转。舌苔稍白腻,边有瘀点,脉数。 10.18与11.29舌诊对比: 按语: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胃癌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胃癌治疗应注重早发现、早治疗和术后养护。 患者中医诊断为:“胃癌湿困夹瘀型”,西医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方药以山药、茯苓等健脾化湿,有效缓解腹胀、苔腻症状;以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消减水肿症状;以熟地补血滋阴润燥,缓解皮肤干燥瘙痒、自感发热等症状。 中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四时气篇》:“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不利》中提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随着认识与实践的积累,治疗有一定突破,《景岳全书》中载:“治反胃之法……必宜以扶助正气,健脾养胃为主。”中医学有丰富的胃癌治疗经验,除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等疗法,在改善症状和防止复发方面均发挥良效。

付晓伶 2024-01-08阅读量2123

早筛早诊提前预防

病请描述:世界卫生组织表示,30%~50%的癌症可以通过消除或尽量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来预防。采取行动以尽可能地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是应对癌症威胁的最优解。另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比如包块、发烧、消瘦、乏力等。还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完成每一项身体检查,及早发现不良因素,尽早干预。 “及时发现,规范治疗。要重视淋巴瘤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尤其是易感人群,这些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瘤发病。”比如,机体免疫力差、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有肿瘤家族史、经常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特别是风湿免疫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都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体检。提前预防是一个好办法。丁凯阳教授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合理饮食、作息规律、适当运动、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情,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预防淋巴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造特色品牌科室 据悉,中科大附一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是安徽省唯一的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的专科;是安徽省新农合医保首批认定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友病和重型再障大病救助的医疗定点科室;是全国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及全程化管理专科基地。 科室以高质量的临床诊疗为核心、医学研究为基础、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基石。目前共有医护人员40余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7名,同时积极引进极缺的高素质人员,充实人才队伍。每年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带教实习生50余人,3名进修医生,规培生数名。 科室是以研究、诊断和治疗血液系统的各种肿瘤为特色,具有一流的血液病实验室和国内外最先进的诊断设备及专家,总体诊疗水平居国内前列,能对各种常见的疑难的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快速的检查和诊断治疗。 在对淋巴瘤诊疗的不懈探索中,安徽省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始终竭尽全力,未来也将继续深耕于临床诊疗一线,用专业精湛的诊疗技术,温暖细致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有效的治疗。 本文为专家科普建议,不代表本报观点。如身体出现异常,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检查,按照医嘱治疗用药。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1897

阿托伐他汀还不会用?看这一篇...

病请描述:     阿托伐他汀广泛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阿托伐他汀通过促进肾脏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时优选阿托伐他汀。 那么,阿托伐他汀应该怎么用?怎么防范不良反应?一起来看看吧! 掌握正确的用法用量 阿托伐他汀经代谢后的产物仍然具有活性,药效总体半衰期超过20小时,所以每日服药1次即可。服用不受饮食影响,在一日内任何时间服药,LDL-C水平降低的幅度都相同。 阿托伐他汀可引起失眠,睡眠障碍者宜早晨服用。 阿托伐他汀的初始剂量为每日10mg,增加剂量时为每日20mg、40mg、80mg。但他汀类药物剂量翻倍,对LDL-C水平降低的增幅仅为6%,而药物不良反应则会显著增加。中国人对他汀类药物耐受性差,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80mg剂量。 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需警惕 阿托伐他汀有可能造成肝损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3倍,需要停药。在停药后,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阿托伐他汀有可能造成肌肉损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是否出现肌肉疼痛、乏力的症状。如果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5倍,需要停药,以避免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阿托伐他汀对血糖代谢有影响,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有很小的概率会造成新发糖尿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血糖。 4种情况禁用 活动性肝脏疾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脏AST和/或ALT持续升高。 已知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 妊娠期妇女禁用:阿托伐他汀钙会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且有可能降低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胆固醇衍生物的合成,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 哺乳期妇女禁用:用药后乳汁中可能含有阿托伐他汀钙,哺乳期妇女如需用药,不建议哺乳。 药物联用需注意 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药酶CYP3A4代谢,肝药酶CYP3A4是多种药物共同的代谢酶,所以阿托伐他汀与很多药物有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 与康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秋水仙碱、烟酸、吉非贝齐同时使用,可增加肌溶解和/或急性肾衰竭的风险,不建议联合应用。 可增加口服避孕药及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应监测其浓度,适当减少给药剂量。 葡萄柚(西柚)对CYP3A4酶有抑制作用,所以在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要避免食用大量葡萄柚,或是饮用大量葡萄柚汁。

俞一飞 2023-11-19阅读量1575

孩子冬季身高长得慢,家长怎么...

病请描述:孩子冬季身高长得慢,家长怎么鉴定孩子是不是晚长?孩子冬天长得慢,身为家长感到焦虑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生活习惯等。在冬季,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可能会减缓,这可能与冬季气候寒冷、孩子运动量减少、食欲不振等因素有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晚长,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与同龄孩子相比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无需过分担心。要明确的是,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是有个体差异的,而且受到遗传、营养、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孩子的身高发育速度比同龄孩子慢一些,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是晚长。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孩子,或者孩子有其他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有些孩子冬季长得慢,很可能与晚长有关。孩子晚长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较同龄孩子缓慢。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首先,孩子晚长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晚长的孩子在青春期前的身高可能比同龄孩子矮,而在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速度加快,可能会迎头赶上。但是,如果晚长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其次,孩子晚长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由于身高与同龄孩子相比存在差距,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卑和不安。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此外,孩子晚长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素质。由于身高较矮,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素质。那晚长的迹象有哪些呢?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孩子可能是晚长的迹象:1. 身高体重落后于同龄孩子: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可能是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2. 生长速度减缓:孩子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比如从之前的每个月长高1厘米左右,变成每个月只长高0.5厘米左右,这可能提示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了问题。3. 骨骼发育缓慢:孩子的骨骼发育比同龄孩子缓慢,比如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4. 青春期延迟:男孩在14岁以后、女孩在12岁以后仍未出现第二性征,可能是青春期延迟的表现。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孩子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如食欲减退、便秘、乏力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迹象,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孩子是否是晚长。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都是不同的,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孩子的身高发育问题。只要孩子身体健康、营养均衡、心态良好,就能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3-11-17阅读量2180

冬季长高误区知多少-陈晓红

病请描述:冬季是一个关于身高的热门话题,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认为在冬季会有更好的机会促进生长发育。然而,对于冬季如何帮助孩子长高,存在一些误区。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冬季长高的误区,并提供正确的科学建议。误区一:冬季多吃高热量食物可以帮助长高许多家长以为冬季多吃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巧克力、坚果等,可以助长孩子的生长发育。然而,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肥胖,而肥胖又对身高的增加是不利的。事实上,孩子的饮食应该以营养均衡为主,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不是追求高热量食物。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对身高的增长更为重要。误区二:冬季少动动,多待在家里可以帮助长高有些家长认为冬季天气寒冷,孩子不宜户外活动,而应该呆在家里多休息。然而,适度的运动对孩子的身高增长非常重要。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在冬季,孩子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做瑜伽、跳绳、踢毽子等,也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如滑雪、滑冰等。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身高增长的潜力。误区三:冬季多穿厚衣服可以锻炼骨骼有些人认为冬季多穿厚衣服可以增加骨骼的负重,进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增长。然而,穿着过多厚重的衣物会导致过度保暖,不利于身体的正常运动和血液循环,反而会减少骨骼的锻炼和发育潜力。要保持适宜的穿着,既能保暖又不会过度压迫身体,保持正常的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误区四:冬季睡得越多越好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都喜欢多睡觉。然而,过多的睡眠对于生长发育是没有帮助的。适量的睡眠对于孩子的健康和发育非常重要,但过多的睡眠可能导致身体乏力和精神不振,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在8-10小时之间,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非常关键的。误区五:注射生长激素可以长高有些家长认为注射生长激素可以帮助孩子长高,但事实上,生长激素只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正常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遗传、营养、运动等。因此,注射生长激素并不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的身高增长效果。此外,注射生长激素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家长应该谨慎对待。综上所述,冬季长高并非只是依靠单一的方法或者季节导致的。正确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特点和年龄,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引导,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3-11-16阅读量1913

冬季长高秘籍-陈晓红

病请描述:冬季,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人体会进入一种“冬眠”状态,表现为嗜睡、乏力、懒散等现象。然而,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冬季却是他们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为了在这个时期达到最佳的长高效果,科学的睡眠和休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冬季长高秘籍,帮助家长们为孩子们制定合理的睡眠和休息计划。 一、冬季对睡眠的影响 冬季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对孩子们的睡眠有着重要的影响。寒冷的气温会导致孩子们的睡眠质量下降,同时也会使他们在白天感到困倦。然而,家长们可以通过调整孩子们的睡眠习惯和环境来改善这种情况。 二、科学的睡眠方法 早睡早起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很多孩子喜欢赖床。但是,早睡早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身高增长。建议家长们在晚上9点左右安排孩子们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 睡前泡脚 睡前泡脚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促进睡眠。建议家长们在孩子们睡觉前为他们泡脚15-2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睡眠质量。 避免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会影响孩子们的睡眠质量。因此,家长们应该合理安排孩子们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避免让他们过度疲劳。 三、科学的休息方法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冬季由于气候变化,孩子们的作息时间也会发生变化。家长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孩子们的作息时间,保证他们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多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钙质,促进骨骼生长。建议家长们在冬季多带孩子们去户外晒太阳,同时注意避免暴晒和过度疲劳。 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促进身高增长。建议家长们在冬季安排一些适合孩子们的运动项目,如跳绳、打篮球等。但是要注意避免运动过度导致疲劳。 四、饮食调整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们的身高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家长们在冬季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蛋等。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孩子们的身高增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家长们在冬季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五、总结 冬季是孩子们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科学的睡眠和休息方法对于他们的身高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制定合理的睡眠和休息计划,同时注意饮食调整,为孩子们的身高增长提供全面的保障。 我们要重视这一过程,把握好冬季这个长高的黄金时期,通过科学的方法,助力身高增长。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科学睡眠和休息并不仅仅局限于冬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我们一年四季的健康成长。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3-11-16阅读量2057

心脏猝死事件频发,你该知道的...

病请描述:医脉通2023-10-27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加之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肥胖等多种因素,人们经常会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其中心脏病就是比较频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近年来,不少优秀的精英人士与年轻人因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人惋惜不已。因此,了解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至关重要。那么,关于心脏病你了解多少?当心脏出现预警信号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脏病是指涉及心脏及其血管、肌肉、瓣膜及传导系统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常见的心脏病有哪些?都有什么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多因冠脉阻塞导致,需紧急开通血管、挽救心肌。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虚弱等,可致死亡。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或体征时,可能提示心肌梗死:➤胸痛(可放射至背部、颈部、手臂和/或下颌);➤眩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或不规则;➤气短;➤虚弱感;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焦虑、消化不良或烧心,特别是女性,可能会以此为主要表现,而不是胸痛。女性心梗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表现为胸痛,而是心律失常、咳嗽、烧心、食欲不振和莫名的不适或者不安等。特别是对于男性和超过65岁的人以及存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和心脏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出现这些表现时应该警惕。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自觉心跳加快、缓慢或者不规则,伴有虚弱、呼吸急促和焦虑等表现。心律失常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因此,患者应寻求紧急医疗服务,特别是持续存在心律失常或者伴有任何心梗相关症状的患者。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3.心肌病心肌病是心肌异常导致的病症,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等。心肌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气短、疲劳、下肢水肿、卧位咳嗽、眩晕、胸痛、心跳不规则等。4.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其症状和体征与心肌病类似,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有些先心病可能合并其他系统或器官异常。先心病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感染等。有些先心病在成年后才被诊断。先心病包括多种类型,少数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可能需要手术修复。突发心梗怎么办?心梗抢救的黄金4分钟平时我们说的“心脏病发作”,大多是指心肌梗死,而心梗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冠状动脉堵塞。当心肌缺血时,就容易诱发心脏骤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评估报告》,从2000到2019的20年间,排在人类死因第一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而且这一死因不仅持续多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最致命的后果就是心源性猝死。那么,当突发心梗时我们该怎么办?记住第一条,如果当时正在活动中或者是在外面寒冷的环境下,一定要马上休息,避免寒冷要保暖,不动也好或者就近坐下来。心梗发作时,如果身边无其他人陪同,要做以下5件事进行自救:第一,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第二,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第三,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第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第五,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平卧,安抚焦虑和紧张情绪。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时,应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或有专业医生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如公共场所具备AED者,可尽快根据情况行AED电除颤。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出现,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至医院后因人手不足延误治疗时间。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一般来说,复苏开始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越低。如果心跳停止4~5分钟后才开始进行复苏,幸存的机会非常少;如果延迟至7~8分钟,救活过来的几率就更低。这就是“黄金4分钟”说法的来源。最后,挽救生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任并配合医生!当下,心梗猝死已向年轻人发展,别等悲剧发生才追悔莫及!及时预防才是关键。保护心脏,记住这8件事1.清晨起床要温柔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建议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2.起床后喝几口水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起到适当稀释血液黏度,降低心梗发病风险的作用。喝水时一次不要喝太多,建议小口多次喝。对于本身心脏不好的人,大量水分快速稀释血液,使血量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3.太阳出来再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运动,以避免低温对血管的突然刺激,减少心梗的发生。4.运动心率别超标坚持运动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运动时建议普通人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为宜(最大心率为:220-年龄)。5.饮食上要“三多三少”建议多吃多吃全谷物、蔬果、菌类;少吃高盐饮食、糖饮料、红肉。成年人一天的饮食中全谷物、杂粮应占到主食量的三分之一;每天吃够一斤水果半斤蔬菜;适当多吃一些蘑菇、木耳等菌类。6.吃饭八分饱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7.早睡睡眠不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最好保证在晚上23点前上床睡觉。如果第二天事情较多,可以早点起床,但一定不要熬夜。8.中午睡半个小时中午时间如果能休息20~30分钟,能让心肌得到“滋养”,令心率更加平稳。

蒋春英 2023-10-30阅读量1907